上车就开暖气可迅速制暖? 严寒天气警惕5大用车误区

2016-01-28 14:25 南方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严寒天气警惕5大用车误区

广州都下雪了!今年南方地区罕见的寒冬,给老车主们带来了不少新问题。一些车主平日里的用车误区,在这种极端天气下,其后果被放大了许多倍。对于冰冻天气出现的新问题,老车主们也得重新学习一下。

误区1 上车就开暖气可迅速制暖

冬季,很多车主因为怕冷,车辆一启动就把空调开到暖气,其实,因为冬天发动机刚刚启动,水箱的温度还很低,打开空调不仅不可能快速提升车内温度,反而增加了发动机负担,耽误了发动机温度的正常提升。正确的做法是,先启动发动机预热,等发动机温度指针到中间位置后,再打开暖风空调,同时把空气循环设置为外循环。等待2至3分钟后,当车内冷空气已排除在车外后,再将空气循环设置为内循环即可。

车载暖气的作用可不只是取暖。冬季遇到下雨时,由于空气湿度高,车内外温差大,车内很容易产生雾气,除雾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暖气加热挡风玻璃。专家介绍,挡风玻璃开始出现结雾时,车主可采取开暖风除雾的方式。先把空调温度调节按钮转到暖风方向,空调方向按钮转到玻璃出风口方向,这时热风就会直接吹向前挡玻璃,这种除雾的方法一般会持续1-2分钟左右才会有效果,但好处是,玻璃不会反复起雾。原理是,热风将玻璃上的湿气都吹干了,而且随着玻璃温度的上升,雾气也不易凝结。

车内温度上升的同时,还有一件令人烦恼的事。冬季气候本身就干燥,再加上开暖气,会让车内空气更干燥,对于爱美的女士来讲,皮肤干燥成为一大问题,而且干燥的空气还容易产生车内静电,让人很难受。对此,专家建议,开车内暖气首先不能将出风口对准人吹,这样更容易让皮肤干燥;其次,建议半开窗,让空气有一定流通;车内可以使用车载保湿机,更简单的保湿方法是将一块湿毛巾铺在仪表板上;另外平时要多喝水,少用化妆品等。

有些车主会因为担心费油不开暖气。专家表示,暖气与冷气工作原理不同。冷气是通过压缩机增压使制冷剂液化,然后再汽化,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量来达到降温效果。而暖气则是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在给发动机散热的过程中,被一个小风扇把热量导入车内;在暖气关闭的时候,风扇停转,同时热风口关闭,这些热量就会散入大气中。所以,汽车暖气属于废物再利用,不会耗费油量。

关于暖气,还有一个小误区:有不少车主认为,暖气也是空调的一部分,所以在使用暖气前会打开AC开关。专家表示,其实使用暖气大可不必按下AC开关了。按下AC键就启动了压缩机,通俗地说就是开空调。而暖气并不需要启动压缩机,因为暖气是把原来通过水箱散发的热量转移一部分进入车厢。所以开冷气需要抵消掉一部分发动机动力,暖气则根本不影响动力。

开暖气睡觉是否也会中毒?对于此问题,专家表示人们尽量别在开着暖气的车内睡觉,因为这样极易一氧化碳中毒,开暖气和开冷气的道理是一样的:发动机工作时,如果燃油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汽车在行驶时,由于空气通过空调设备产生对流,所以车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很低。但当车子停驶而暖气继续开放,车窗又紧闭,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就会因逐渐积聚而浓度升高。因此停车时最好不要在车内睡觉。

误区2 温度低不易爆胎,旧轮胎可凑合用

先做个小科普,你知道轮胎的抓地力是怎么来的么?就抓地力来说,轮胎橡胶的可塑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与路面接触时,橡胶通过变形陷入到路面的突起中来提供反作用力(视路面的具体情况而定),这样的反作用力可占到轮胎抓地力80%-90%的比例。由此看来,轮胎表面橡胶的可塑性对于轮胎抓地力方面至关重要。

那么问题就来了,橡胶的特性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硬度的变化。冬季气温低,普通四季轮胎的橡胶便会明显硬化,如此一来,与地面的相互作用力便大大降低,这意味着车辆发生失控的概率明显提高。此时,如果不巧你还在用着花纹已经消磨殆尽的旧轮胎,那么说不定平时能过的弯道,此刻就会酝酿一起事故。

有条件的车主最好能在冬季换上一套冬季轮胎。你可能会说,我这可是在不会下雪的南方啊!这又是一个误区,冬季轮胎并非单纯为了雪地而设计,事实上,适应低温环境也是冬季轮胎的一大特性,相比于普通轮胎(四季轮胎),在同样的低温环境下,冬季轮胎的橡胶会更柔软,以此来保证轮胎表面的橡胶可通过充分的变形来与路面尽可能地啮合以提供抓地力。

此外,还得提醒一句,修补过的轮胎的密封性与负荷能力远不及未修补过的轮胎。修补过的轮胎内侧修补处一般都垫有橡胶垫片,相比轮胎的胎面,这片薄薄的橡胶片强度相差甚远。如果修补不到位,橡胶片与轮胎内侧的粘合不良,在高速行驶时则有可能发生脱落漏气。如果是用简易的胶条堵漏,漏气的机会就更大了。另外,一些轮胎的划伤部位位于胎侧,或者胎面的创口过大,那么这些修补部位都将成为爆胎的隐患。因此,当一条轮胎多处修补后,即使每一处修补都是正规的,我们也应该考虑将其更换了。

误区3 南方不会结冰,油液四季通用

对于广东地区的气候而言,由于没有寒冷的冬季,并没有必要购买昂贵的复级大温差机油,这主要是出于经济性的考虑,耐用温差越大的机油则意味着更高的价格。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用机油的粘度级时还必须考虑发动机的负荷、转速和磨损情况。如果发动机负荷大、转速低或磨损严重时,应该选用粘度较大的机油,反之则应选用粘度较小的机油。而且对于钟爱冬季期间自驾游的车主朋友,也必须充分考虑到旅游目的地的气候状况,必要时,还是要为爱车更换能够适合较大温差的机油。

而水箱水最大的功效就是防冻,这也是水箱水被称之为防冻液的原因。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大部分防冻液是以冰点极低的乙二醇为主要原料的产品,所以一般普通型的防冻液都可达到-40℃,而优质的防冻液应达到-60℃左右,这是防冻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此一功效使得车辆在极低的气温下也可正常工作。水箱水的另一大功能是止沸。水的沸点是100℃,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能够轻易让水沸腾,水箱开锅可不是闹着玩的,而防冻液的沸点至少应达到108℃以上,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水箱开锅状况的发生。

问题在于,南方的车辆因为使用环境宽松,所以很多车辆在维修保养过程中,水箱水已经不经意地被更换或被稀释成普通纯净水。这么一来,水箱水原本应具有的防冻性能就消失或是打了折扣了,别说是自驾游去北方,即使在较为寒冷的粤北地区,都可能造成水箱水上冻的情况。所以在换季之时,如果车辆有在低于冰点温度下使用可能的话,还是为爱车更换全新的防冻液比较稳妥。补充一句,即使是正规防冻液,其有效期也不过2年,过期之后的抗冻性能也得不到保障。此外,用来清洁挡风玻璃的玻璃水也分为防冻和非防冻两种类型,如果你目前使用的是不具备防冻效果玻璃水的话,那么去到北方整个玻璃水储水罐将被冻结,自然也就无法清洁挡风玻璃了。

误区4 空调少启动,电瓶不易坏

刚刚过去的周末,就连南方都下起了雪。这种天气状况下,很多爱车都被冻坏了。早晨需要用车时,发现爱车趴窝了。在寒冷天气不易启动发动机,问题很大程度来自于电瓶。电瓶亏电,导致启动电压不稳定,点火效率下降。

电瓶为什么会亏电?首先大家都有感受:所有的用电设备在冬季都不那么好使。最常见的手机,冬天的电量消耗速度惊人,汽车的电瓶亦是如此。这是因为电瓶在低温状态下电容量会比平时低许多。可以这么说,电瓶最怕的就是寒冷。再加上有些车辆即便停车熄火后,还是会消耗电瓶电量(比如安装不正确的报警器),甚至还有些车主停车后忘记关灯,等等。如果电瓶很久没有充电或者更换,就容易发生亏电严重现象,导致第二天无法启动车辆。现在的车辆自检系统都比较完善。各位车主在发生车辆难以启动的情况时,可以观察仪表的故障灯状态。如果电瓶出现问题,电瓶故障灯就会亮起。

对于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在寒冷的天气,如果没有出行的需求,可以自行将电瓶拆卸,放在温暖的室内。这样对电瓶非常有好处。如果出行,极寒天气下可以适当增加热车时间,上路行驶的距离如果过短,最好就不要开车,如果开车出行要保证让电瓶能够充电。如果电瓶使用超过3-4年,最好将其及时更换。因为一般电瓶的寿命也就如此,若不及时更换,往往容易耽误使用,甚至将你撂在半路。

更换电瓶时有个小窍门,你可以根据自己原车电瓶的尺寸及安装位置,适当选择增加电容量。比如原车电瓶是60A,有可能的话便尽量升级至80A的电量。电量的增大可以更大程度的保障爱车在极端情况下的点火效率,不易因电瓶亏电导致无法启动。

误区5 冬天阳光减弱,雨刮器更耐用

小小的雨刮器,价格不贵,却和安全息息相关。如果它无法刮净风挡玻璃上面的雨水,那你就会如同盲人驾车,失去了安全保障。

据相关资料显示,雨天驾车,由于雨刮片老化引起视野不清而导致的交通事故率比平常高出大约5倍。因此,雨刮片的安全作用不容忽视。有些车主们认为,冬天雨水不多,阳光也不猛,雨刮器负担没有夏天重,所以即使刮不太干净也不急着换,总想着还是等天热了再说吧。但事实上,冬天的低温对雨刮片的影响可能更大。和轮胎的原理一样,橡胶部件在低温环境下的弹性会减弱,这使得雨刮片无法完全贴合挡风玻璃,泼水效果大打折扣。

好的雨刷必须具备耐热、耐寒、耐酸碱、抗腐蚀、能贴合挡风玻璃、减轻马达负担、低噪音、拨水性强、质软不刮伤挡风玻璃等特点。为确保良好的视野,通常雨刷1年左右需要更换一次。在检查时我们可将雨刷拉起来,用手指在清洁后的雨刷橡胶上摸一摸,检查是否有损坏及橡胶叶片的弹性如何。若叶片老化、硬化,出现裂纹,则雨刮片就需要更换了。平时通过观察也可以判断雨刮片的使用情况。当雨下得很大时使用雨刷感觉不错,可是当下小雨启动雨刷时,会发现雨刷在玻璃面上留下擦拭不均的痕迹,影响到视野,这表明雨刷已硬化。

雨刮片的更换很简单。雨刮片的固定通常为U钩型,只要将钩子拉起来即可卸下雨刮更换,但要注意新旧雨刮片型号要一样。更换雨刷后可将挡风玻璃弄湿,观察雨刷的动作是否正常、刮水效果是否良好。选择好的雨刮片是关键,除了选择原厂的优质高价雨刮片外,购买市面上一些标注含有矽硅成分的雨刮片同样具有较好的抗老化作用。

当雨刮片刚刚开始出现刮水不良时,试试下面的方法:先将雨刮片与风挡玻璃分离,用水浸湿雨刮片,用800号水砂纸将雨刮片来回磨4-5次,再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放回风挡即可。这种方法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水砂纸将雨刮片因灰尘、冷暖温度变化所造成的小变形磨平。

有些情况则与雨刮片的好坏无关,当雨刷工作时玻璃表面呈雾状、细水珠状,产生条纹或局部模糊,这是由于油膜、脏污或车蜡的影响,只要将风挡玻璃和雨刷片清洗干净就可以了。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朱钦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