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患者不乏名人,从他们身上吸取教训,能帮我们找到预防脑中风的有效方法
名人病例
清代名臣曾国藩
经验教训
中风小发作一定要重视
清代名臣曾国藩就死于中风。从发病到死亡,只有短短的45分钟。令人惋惜的是,曾国藩之前曾有数次中风症状,但他并没有在意。
在曾国藩去世前一个月的日记中,他记载了好几次反常现象。有一回,他在会客的时候“右脚麻木不仁,旋即发颤,若抽掣动风者,良久乃止”。4天后,他在迎客的时候“在途中已觉痰迷心中”, 随后3次欲与人说话皆“久说不出”。而曾国藩最早的关于异常现象的表述则出现在去世8年前的一份奏折中。他说自己“忽然眩晕,左手左脚疼痛异常,抽搐数次,起坐不便”。
对此,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院区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余治平表示,上述现象和脑中风发作前的“中风小发作”十分类似。“中风小发作”又被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常常有肢体运动不灵、语言功能障碍以及肢体麻木疼痛等现象。但是这些现象稍后又会明显缓解,因此常常被患者忽视。但是,几次小发作之后,患者很有可能出现不可逆的脑中风发作,甚至失去生命。曾国藩的患病历程,就与此十分类似。
余治平提醒,气温十分寒冷的时候也是脑梗塞发作的高峰期。中老年人一旦出现肢体活动受限、吐字不清等症状时,哪怕能自行缓解也要提高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后尽早治疗,这样可以尽可能地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名人病例
政治家列宁
经验教训
首次中风治疗及时彻底很关键
和曾国藩相比,政治家列宁算是非常年轻的脑中风患者。他第一次突发中风时,年仅51岁。那个时候,非常热爱并且善于演说的他,忽然发现自己吐字不清,难以恢复昔日的风采。7个月之后,列宁的脑中风复发。这一回,他连去办公室工作的能力都丧失了,只能在家中坚持工作。10个月之后,列宁再次复发脑中风,不幸去世,时年仅仅54岁。
对此余治平表示,如果在当时的年代里,列宁患病时的年纪算作很年轻,那么在今天看来,则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目前,40多岁就患上中风的人并不鲜见。这类患者往往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异常,有些还有多年的吸烟史。种种因素导致他们的脑血管提前衰老。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寒冷、劳累、紧张等外界刺激因素,就容易发生脑中风。因此,中青年千万不要觉得脑中风是老年人易患的疾病,和自己无关。尤其是有代谢性疾病,以及长期吸烟酗酒的人,更需要加强防范。
另外,从列宁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脑中风病情有渐进式发展的倾向。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发作治疗不及时,或者保养不当,那么第二次发作的时候就可能比第一次严重很多。所以,以前有过脑中风病史的人,一定要遵医嘱做好二级预防,避免病情再一次恶化。
名人病例
以色列前总理沙龙
经验教训
心脏病患者要防脑中风
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在2006年1月份突发中风,然后昏迷不醒,直至2014年1月11日去世,一直昏睡了整整八年,算得上是著名的脑中风患者了。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沙龙的脑中风是由心脏病引起的。心脏功能欠佳导致栓子形成,脱落后堵塞脑血管,最终“击溃”了他。对此,余治平表示,心脏病是导致脑中风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余治平说,她曾经接待过很多老年脑中风患者。发病前,他们往往看上去身体不错,也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但是经过入院后的检查,发现其心脏功能不好,房颤很严重。部分老年人对房颤的感受不明显,有些疏于检查的人甚至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患病。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种常见心脏病,却很容易导致栓子形成并脱落,造成脑中风。尤其是房颤,导致脑中风的几率很高。对于这一点,心脏病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脑中风发病之所以在冬季处于高峰期,还和部分人精神抑郁、焦虑紧张有一定关系。尤其是从前有过脑中风病史,或者患病后留下残疾的病人,更容易在冬季发生抑郁,有些甚至在这个时候选择轻生。这一点已经引起神经内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并成为病房中医生护理的重点。所以,家里如果有中风患者,此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多与病人沟通,以免出现病情加重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