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禁食最好别打折扣

2016-01-18 09:13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北青报评论版1月16日刊文《公共社会中的“旁若无人”》,类似新闻在各城市地铁车厢内时有发生,由于存在较大的争议,即便有的城市推出或者试行地铁车厢“禁食令”,但往往限于“警告教育”,并没有实施货真价实的处罚。

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不仅影响地面卫生,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等,但这类现象却屡禁不止,笔者以为是一些乘客内心存在“国情不同”的心态。

近年来,笔者去过十几个欧洲国家自助游,一路上主要乘坐大巴与地铁。一上车,大巴司机立即使用语音告知乘客以下注意事项:乘客上车后立即系上安全带;车辆行驶过程中,乘客不许在车上饮水、吃冰激凌和带果皮食物。否则的话,乘客就得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在这里,法律起到让乘客约束自己的应有作用。在欧洲国家一些城市乘坐地铁与轻轨的规定也类似。

“以警告教育为主”的软执行,虽然颇有人情味,但久而久之乘客就会随大流,并且误以为这就是“国情”。所以,,地铁还是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包括车厢内的语音提示。我认为要不了多久,也会产生让乘客“入乡随俗”的效果。

责任编辑:宗晓丽(QF0010)  作者: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