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建内外兼修迎接新常态

2015-12-25 09:14 京华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京城建内外兼修迎接新常态

随着中国房地产发展步入新常态,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变化莫测的行业调整中抓住新机遇,实现新的增长,考验着每一家房企的智慧与实力。在其他企业纷纷跨界转型之际,北京城建始终专注主业,做强主业,通过主动转型,在营销、管理、拿地、投融资等多个维度系统创新变革,内外兼修,适应新业态、新形势,实现业绩高速稳健增长。

业绩指标创历史新高

在房地产全行业销售低迷的2015年前三季度,北京城建却喜报连连。

11月26日,北京城建(股份代码:600266)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城建实现营业收入近5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近8亿元,同比增长15%。

根据房地产研究机构的数据,前三季度,北京城建实现签约销售额约80亿元,同比增长了一倍,而公司上半年实现签约销售额50亿元,同期销售现金流入超过80亿元,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知名券商中银国际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其维持北京城建全年销售预测115亿元,同比增长会超过5成。

“一是年初公司提出销售发展再上台阶,另一方面是市场环境相比去年略有好转,今年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刺激政策。”对于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北京城建副总经理邹哲解释说,而更重要的是,北京城建今年对公司的营销系统做了调整和创新尝试。

邹哲用6个字来描述北京城建的营销创新,分别是“整合、塑形、灵动”。他说,北京城建作为一家国企,虽然是上市公司,但是相比其他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民营企业,仍有诸多限制。另外,目前一线城市仍在限购,市场虽已回暖,但是在北京城建布局的成都、重庆和三亚这样的二、三线城市,公司销售压力较大。

“由于一线城市前几年房价上涨较快,使得房屋总价较高,同时,公司在北京的项目多,因限购的缘故,销售压力倍增。”邹哲说,“因此公司在营销上必须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和创新。”

以资源层面的整合为例,北京城建体现在将多个项目楼盘进行联动销售。过去北京城建的销售以项目为主导,公司层面主要负责战略、指导和协调,但今年初,北京城建把公司位于北京亦庄、大兴和房山3个别墅项目采取跨区域、跨公司联动进行宣传、推广和带客。

管理模式创新突破

高速增长的业绩增长只是北京城建近年来转型创新的一个结果表象,骄人的业绩背后,是北京城建持续地在管理上锻炼内功。

“北京城建与许多管理优秀的上市公司一样,在项目成本管控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严格目标成本管控,原则上不允许增加成本,如果项目要求增加成本,就必须论证可以增加项目的附加值才能增加成本。”北京城建副总经理李学富如是评价公司的管理体系。

李学富介绍,北京城建虽是一家上市公司,但因为大股东是国企的缘故,很多机制体制仍然要遵循国企的管理方式,在这种大框架之下,北京城建的管理模式通过创新突破已经走在前列,突破国企传统的管理方式,实现了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和突破。

李学富表示,市场化、规模化的房地产公司与基本的管理方式相差无几,北京城建也是按照集约化、标准化、系统化和全过程化的思想构建公司整体的管理体系。“在公司管理上,现在北京城建发挥总部的集约优势,作为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对公司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和公司效益,对各个项目提供的服务更加专业,构建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李学富评价说。

北京城建在上一个战略期,也就是2010年到2014年间,公司构建了一个称为“全面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中包含了质量管理体系、日常经营管理体系、风险控制体系。北京城建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公司正在全力推进标准化管理,实现管理标准化、产品系列化和成本控制体系化。但标准化和全面一体化的管理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比如,北京城建会建设标准化的售楼处,为的是统一形象和形成效率,但是也同时希望更加重视客户体验,因此在一些项目上就会采取一些个性化售楼处设计建设,收效甚好。

“所以,总体上,我们希望提升效率和快速地采用标准化,但与此同时也不抛弃个性特色。管理不能是‘死管理’,而是在规范的基础上有弹性。”李学富说。

在棚改和一级开发拓展机会

在拿地布局以及产品创新上,北京城建按照市场原则及自身优势,优化产品布局,理性拿地,拓展盈利增长点。

今年11月中旬,北京城建以近50亿元的总价拿下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两宗地块,这是北京城建继今年7月初拿下大兴区瀛海镇地块以后,在北京土地市场通过招拍挂形式第二次拿地。

据北京城建方面介绍,公司今年到目前为止在土地投资上达到了110亿元,目前北京城建在已进入城市布局中,从拿地金额来看,北京所占比例大概是80%以上甚至是90%,从库存现有可售资源来看的话,北京占比大概是70%。

“现在北京的土地价格是二手房售价的1.2倍到1.5倍左右,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做房地产开发,就是要保证持续获取土地资源,持续发展。”北京城建副总经理王恒清告诉记者,“但是在北京这样的市场,如今拿地赚钱的局面,从2012年开始就逐渐成为过去时,房地产行业现在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王恒清说,现在房地产公司在北京拿地要做更加细致的规划,在拿地之前做成什么产品,面向什么客户,做到怎样的投资强度,投资周期等整个房地产项目开发链条和周期,都要进行规划。

“我们未来会在北京继续深耕,与一般地产商的区别是,我们有一二级联动模式。”北京城建副总经理张财广告诉记者,北京城建做二级开发的同时,注重一级开发及业务的拓展,公司在北京一二级联动已经有多个成功案例,公司也会更多关注在北京市场的一级开发机会,如目前在手的有动感花园和密云项目。

此外,棚户改造也将成为北京城建积极布局的领域,北京城建做棚改项目的逻辑是,通过棚改安置置换出一批商品房,之间的差价就是企业利润。未来在四环以内不再供应住宅用地,但是棚改项目会置换出商品房,多置换出一平方米的商品房对公司盈利都会有贡献。北京城建在今年7月中旬顺利中标了密云县溪翁庄镇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总用地面积32.2公顷,规划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该土地一级开发利润率为12%。

借力资本市场

北京城建确定的发展战略是“一体两翼”,主体是住宅开发销售,两翼则包括对外股权投资和商业地产开发经营。

今年10月中旬,北京城建公告公司总规模58亿元,2015年公司债券(第一期)上市,年利率4.4%;另外,公司在今年也已经通过北京城建(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两期基金投向旗下房地产项目,两期基金规模超过52亿元,约定基金收益分别为7.3%和7.15%。而在去年,北京城建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39亿元。到目前为止,北京城建累计进行过两次非公发行、两次公司债券、一次企业债发行,累计募得资金约122.98亿元。

创新融资方式,是北京城建打造公司融资平台的手段之一,比如上述投向公司旗下房地产项目的基金。北京城建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了这家股权投资管理公司,以此发起设立基金投向公司名下的房地产项目。

北京城建负责投融资业务的副总经理张财广表示,北京城建的投资部门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对内是公司的投资部,对外则是投资管理公司。目前,北京城建的投资业务已经占到公司利润比重的20%,而这一比例在今后还会继续提高。但对于公司投资业务的定位,其仍然是服务于房地产开发销售的主体。

北京城建尝试创新的投融资方式,直接降低的就是公司的资金成本,目前公司的综合融资成本只有7%左右。

“很多银行和机构问我们为什么可以把融资成本做到这么低,我们都会回答说‘因为北京城建胆小’,资金成本太高了不敢拿。”张财广说,如今房地产行业已经离开了赚钱容易的黄金时代,因此保持利润除了公司更加精细化的运营和管理以外,另一个就是充分灵活利用资本市场降低资金成本挤出利润空间。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