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是降成本重点
降成本“组合拳”,重拳是哪个?
王继承认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最关键一拳,“制度性成本无处不在,而且不容易用数字体现,会给企业发展造成很多不确定因素,也会增加制度寻租空间”。
“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简言之就是政府要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进一步简政放权,清理规范中介服务。”王继承认为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关键,“凡是清单没有列明的领域,市场主体均可以进入。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得到推行,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一直都是企业减负的重头戏。事实上,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不仅企业压力增大,政府也面临着财政收支压力。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
“调整积极财政政策方向,从原来侧重增加投资、增加财政支出转为减税为主,为进一步减税降费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能让市场发挥更多作用,普遍激发企业活力,更有利于结构调整。”王继承说。
“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也要依靠税制结构转型,将在生产经营环节征税转为在收入分配环节征税,将生产型的税制结构进一步向消费型的税制结构转变。”王继承表示,调研发现一些地区增值税、营业税占财政收入的大头,企业所得税占比少,这种税制结构不利于企业盈利、做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降低物流成本。王继承建议高速公路免费。“可以借鉴深圳市回购高速公路的做法。”王继承说,“短期看政府支出了一大笔费用,个别市场主体收费少了,但长期看能够减低区域总体的物流成本,增加全社会的经济活力,具有极大的正外部性,也必将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相应的财政实力。”
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降低社会保险费是难点
“我们为员工缴纳的社保费用占到工资支出的40%以上,是一笔很沉重的负担。”一家制造防盗门的小企业主说,为此今年他们干脆没有雇人没有开工,仅靠销售库存过活。
降低社会保险费,可以说是企业降成本呼声最集中的领域,恰恰也是降成本的难点。社会保险费涉及的面广,同时又涉及社保支付能力的可持续问题。王继承建议:“可以对中小企业实施‘阶梯性’的社保政策。”
王继承认为,中小企业从业者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创业者昨天可能还是失业者,拿上营业执照后就需要向大企业一样缴纳同等比例社保,跨度太大,也不利于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社保缴费支出占中小企业总支出的比例相对于大企业社保缴费支出占企业总支出的比例要高,建议中小企业的社保缴费比例应该实行与大企业有差异化的政策”。
同时,融资难、融资贵也是企业喊了多年的问题,因此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也是推进难点。有手机企业曾向记者表达过忧虑,他们的代工厂由于融资难面临倒闭的风险,他们也面临供应链部分断裂的压力,但其实该代工厂资质和信用都十分良好。
“金融部门必须要向实业让利,实业是金融的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马骏说。“加强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是化解难题的药方之一。”马骏表示,信用体系的缺失导致银行很多时候都不能判断企业资质。马骏认为我们国家正在进行信用体系的建设,但还存在不同部门之间数据封锁、打架的现象,需要进一步打破数据不流通的障碍。
此外,随着煤炭、石油等能源产品价格的大幅回落,刘元春认为我国电力价格还存在一定下调空间,“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对重化工业增效将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改革进入深水区,难点不容回避。专家们普遍认为,重在落实才能拳拳到肉,取得改革的成果,要尽快完善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并落地,继续减免或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建立减轻企业负担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