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医保定点医院或药店需要先行通过行政审批,将成为历史。12月8日,人力社保部在其官网发布通知,明确2015年底前,各地要全面取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实施的两定资格审查项目,改为直接对其进行协议管理。
一家医院或药店若取得医保定点资格,参加医保的患者就能在此刷卡看病或购药;没有这个资格,就只能针对没有参保或放弃享受医保福利的患者。因此,是否能够获得医保定点资格,对于医院和药店的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要想获得此资格,就必须经过行政部门的审批。更重要的是,行政部门难免会偏心,公立医院以及大型品牌药店容易获得这一资格,但民营医院和小型药店,即使具备较好条件,获此资格也会很困难。民营医院和小型药店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他们更难获得医保定点资格,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取消行政审批后,医药机构只要具备了相应条件并通过了行业内的评估,就可与医保经办机构进行协商签约。过去的行政审批,变成了行业内部的技术性评估,医药机构将凭实力而不是凭人脉说话。而且门槛降低之后,竞争更充分的药店也会趋于降低价格,同时提供更好的服务。
但也要看到,行政部门放得出,市场未必就接得好。要保证程序公开透明、结果公正合理,仍存在不少难点。假如制度设计不合理,仍可能出现权力寻租等现象,只有在探索中完善评估制度,方能确保评估的公平公正,让有实力、守规矩的医药机构不论大小,也不分公立还是民营,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同时,医保资金监管一直是个难点,在一些地方,套保骗保现象还很严重,药店出售其他商品的现象也很普遍,要想避免这些现象,就必须建立一支过硬的医保资金监管队伍。假如监管不力,医药机构使用医保资金变得容易了,可能反而会加大医保资金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