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户陷高息存款骗局 银行存6000万巨款不翼而飞

2015-12-04 15:40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储户陷高息存款骗局 银行存6000万巨款不翼而飞

浙江多名储户近日反映,他们通过中间人在山东一银行网点办理定期存款,但存款到期后,储户却被告知存款已被取走,账户上没钱。储户说,中间人是以“贴息存款”方式诱使他们在银行存款:所谓贴息存款,就是在银行利息外,还能从中间人那里获得额外利息。    

据涉事储户统计,目前,根据储户手上的存单,有11名储户在这家银行网点办理了相关存款业务,每人存款金额从百万到千万不等,总金额有6200多万元。在银行通过正规渠道存了钱,为什么储户的巨额本金会不翼而飞呢?    

浙江储户王女士说,去年11月,她通过“中间人”介绍,到山东滨州市滨城区农村信用合作社渤海五路分社柜台存了上百万元,定期一年。    

据此次涉事储户统计,目前,根据储户手上的存单,有11名储户在这家银行网点办理了相关存款业务,每人存款金额从百万到千万不等,总金额有6200多万元。一浙江储户称,大老远到山东存这个钱,也是看中给的额外利息比较高。 

记者联系上一位此类业务“中间人”,对方表示,这次的业务是从山东层层转到他们浙江这边的,而在他看来,这种“贴息存款”对储户来说,和自己在银行存定期没什么不一样。既然是所谓正常操作手续的定期存款,为何能有额外的高额利息呢?

“中间人”介绍,这一般是银行网点为了业绩“冲量”,但是,他们的客户不是银行,而是和银行有业务往来的企业。

“中间人”介绍称,因为银行业绩没完成,有些企业在他们银行贷款,相当于企业给他们做一点回报,帮他们买、拉一些存款,花钱让别人过来存。相当于额外利息是企业给的。

而对于这类所谓的“贴息存款”业务,中国银监会、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去年9月曾联合下文禁止。在《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列出的第一条违规手段,就是“违反规定、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档次的高息揽储吸存”。    

即便如此,在采访中,一些储户对“贴息存款”还是表示出了相对的信任,认为只需要把钱存在银行里,没什么风险。不过,这次,王女士等储户取款时却被告知自己的存单有问题,而存款早已被取出。为何在银行柜台办理业务却得到问题存单?而王女士等储户的存款又是如何被取出的?目前警方已对此事立案调查。   据央广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