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女帮人鉴定包包真假 每月收入数万元

2015-12-04 13:27 重庆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她俩帮人鉴定包包真假,每月收入数万元

▲刘佳灵查看包的拼接线。

▲刘佳灵和马箫迪一起鉴定爱马仕包。 本报记者 平索茜

鉴定工具。

趣事>

逛街追着行人看包

马箫迪称,平时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拿出工具与包袋默默“对话”,因此也养成了随时看包的习惯。

“我有好几次在路上碰到美女,都一直追着她看,从大融城追到北城天街。”马箫迪笑着告诉记者,有几次被对方发现十分尴尬,“其实我真的不是追美女,而是觉得她的包很好看,想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刘佳灵透露,自从自己考取了国际奢侈品鉴定师证书,每次见到朋友买了新款包,都会“扒”下来仔细研究,“不过这样做也让一些背假包的朋友从此跟我少了联系,如果被当场看出来多尴尬。”

“一款女包放在面前,只要看看几个细节,闻闻皮具味道,基本就能辨别真伪。”工作台上,10到100倍的各种放大镜一字排开,23岁的马箫迪和26岁的刘佳灵正在仔细查看一款爱马仕铂金包。

她们的职业是奢侈品鉴定师,最快十秒之内就能判断你买的香奈儿、LV包是真还是假。目前,她们平均每天要鉴定十来个奢侈品包袋,每个月经过她们工作室寄卖的二手包袋超过200只,每月的收入有数万元。

为创业远赴日本学习

“我高中毕业那年暑假去学车,认识了佳灵。”马箫迪告诉记者,当时整组学员就她们两个女生,因为年龄相仿感觉特别投缘,就常在一起分享一些购物经。

“我们都喜欢奢侈品,在欣赏品位上也很接近。”马箫迪说,一般人觉得喜欢奢侈品就是拜金,但在她看来,奢侈品的做工、品质更值得考究。学完车后,两人经常聚会,感情亲如姐妹。

“大三那年我去美国交流学习,回来时帮同学代购了一箱子的包包。”马箫迪表示,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动了创业的念头,“最开始想做奢侈品代购,后来和佳灵到日本考察了一下,觉得奢侈品鉴定这一块儿在重庆乃至国内都还没有做起来,也许是一个新的商机。”随后,她们一起到日本参加了奢侈品鉴定培训,并获得了国际奢侈品鉴定师证书。“很幸运,我们都通过了考试,有些同学考了四五次都还没有过。”

2013年,两人投资8万元在江北茂业百货楼上开设了一家奢侈品鉴定工作室,同时注册了两个微信账号做营销,目前好友数量已超过5000人。

“潜伏”奢侈品制假圈

采访中,恰好一位客户送来一个爱马仕铂金包做鉴定。只见刘佳灵一只手托着爱马仕,另一只手放在拼接线的位置仔细触摸。

“一款女包放在面前,只要看看几个细节,闻闻皮具味道,基本就能辨别真伪。”刘佳灵说,每天她都要跟十来个各个品牌的奢侈品包袋打交道,一般十秒钟左右就能判断一个包的真假。

“一般的包用普通放大镜就可以了,遇到比较贵的包,比如爱马仕限量版,就必须用到百倍放大镜,连接到电脑上看。”刘佳灵说,鉴定真假的时候,要学会“望闻切”。“望”是用眼睛观察整个包的情况,特别是拼接线的地方;“闻”是对包袋的气味做出判断,很多仿品一闻就知道;“切”是使用各种倍数的放大镜、不同尺寸的卡尺,仔细观察、比对包袋的logo、五金、身份卡甚至是不起眼的缝纫针脚部分。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鉴定技术,马箫迪和刘佳灵还会定期到北京、上海学习培训。另一方面,两人还用自己的私人微信号加了不少专售假货的卖家,以此观察制假圈的动态。“我关注他们的每一条动态,但从不跟他们互动,就是为了‘潜伏’下来。”

生意太好也“为难”

刘佳灵告诉记者,目前来做鉴定的客户中,90%都是网上代购了包袋但不能确定真假的消费者,还有一部分是想进行二手交易的客人。“我们的鉴定费一般在150元—500元之间。如果确定是正品,我们会出具一份工作室的鉴定书;如果不是,我们一般会对客户说‘这个包不对’或‘这个包有问题’。”

刘佳灵说,委婉地告诉客人主要是为了保护客人的“面子”,“来鉴定的人肯定不是故意买假货的人。很多时候是他们花了正品的钱买到仿品,心里已经很难受了,如果直接告诉他们包是假货、A货,打击会更大。”

刘佳灵透露,在该鉴定业内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如果物品不是正品,无论客户如何询问,都不能说明“为什么”。这既是为了保护品牌,也是为了防止制假者以此为线索,“更新”制假技术。“我只能告诉客户,依照我的经验,这个包包有问题。”

前男友的礼物是假货

“干这行还会遇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人和事。”马箫迪透露,工作室平时还会帮一些客户寄卖奢侈品,碰到的最爽快的客户基本上都是来寄卖“前男友的礼物”。

“有个美女已经来了两次了,第一次带来两个包,成色很新,寄卖价格却很便宜,很快就成交;第二次来的时候又带来一堆包袋。”马箫迪说,这位客户偷偷告诉她,寄卖的都是前男友的礼物,以免触物伤情。

当然,她们也碰到过“奇葩”的前男友。“上个月有个美女来鉴定一条卡迪亚的项链,我当时一看做工就觉得有问题。”马箫迪说,这位美女告诉她,这条项链是前男友在她生日时送给她的“惊喜”,当时她就觉得很奇怪,项链没有证书,甚至连包装都没有,鉴定之后果然“惊喜”变“惊吓”。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仇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