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支线客机ARJ21交付 首家用户为成都航空公司

2015-11-30 09:55 南方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国产新支线客机ARJ21交付

29日,ARJ21停靠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新华社发

11月29日,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从上海飞往成都,正式交付给成都航空公司。这是继11月2日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后,我国航空工业又一重大突破。这标志着国内航线首次拥有自己的喷气式支线客机,也标志着我国走完喷气式支线客机设计、试制、试验、试飞、取证、生产、交付全过程,具备了喷气式支线客机的研制能力和适航审定能力。在起飞前,中国民航局向成都航空公司颁发了单机适航证、无线电台执照和国籍登记证。国家邮政局发行了ARJ21纪念邮票。

ARJ21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包括基本型、货运型和公务机型等系列型号,座级78—90座,航程2225—3700公里,主要用于满足从中心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辐射型航线的使用要求。2002年4月国家批准立项,2008年11月28日在上海成功首飞。

ARJ21首飞以来,先后投入5架飞机进行试飞取证,累计安全试飞2942架次5258小时。2014年4月9日,ARJ21赴北美开展自然结冰试飞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3万公里环球飞行。2014年12月30日,中国民航局颁发了型号合格证(TC)。今年3月16日起,ARJ21在全国15个机场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航线演示飞行,体验飞行乘客达到1866人次。今年11月8日,ARJ21通过了飞行员型别等级测试(T5测试),首批10名飞行员获得航线飞行执照。

成都航空公司于2010年成立,自成立起全面参与国产客机的研发、制造,建立健全了ARJ21飞机风险管理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国产客机特色化服务模式和适合的商业模式,加强与局方和中国商飞公司的沟通协调,致力于建设成为国产客机的实验基地、运营基地、实训基地、技术支援基地和示范基地。目前,成都航空已为ARJ21运行储备飞行人员、航务人员、机务人员、乘务人员,全部通过FSB训练。

■延伸

ARJ21预计3个月后商业首航

11月29日,国产喷气支线客机ARJ21正式“出嫁”,成为成都航空公司机队中的一员。在此之前,成都航空的机队是20架清一色的空客320系列飞机。“迎娶”ARJ21后,成都航空单一机队的设置将被打破,ARJ21也担任起接受市场检验的重任。

首批航线选择干线机场

ARJ21交付后,何时可以投入商业载客运营?成都航空董事长庄浩刚告诉记者,根据行业规定,飞机在交付后,还要补充进行运行测试及相关文件审查,预计3个月后才能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首航的航线会是哪里?据庄浩刚介绍,初期ARJ21航线选择将遵循三大原则:有利于飞行安全、有利于运行保障、有利于成功商业运营。基于安全的第一原则,成都航空确定了首批5架飞机的7条运营航线,从成都出发,分别飞往北京、上海浦东、南京、昆明、贵阳、西安、武汉。

庄浩刚表示,虽然ARJ21是支线飞机,但首批航线选择仍是干线机场。这是因小城市支线机场的保障能力相对落后,对于第一次投入商业运营的国产客机,干线机场成熟的能力、完善的设备将为ARJ21运营提供充分保障。

运营初期选择影响力大的城市,目的还在于快速提升ARJ21机型的品牌效应,并从中遴选出客流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旅游热点航线安排运营,尽量提高ARJ21飞机的收益。

不过,中小城市的支线航班,将是未来ARJ21市场竞争的“主战场”。庄浩刚表示,相比东南沿海,中西部地区城市之间距离较远、人口较为稀少,78—90座的支线飞机更契合当地市场需求。成都航空介绍,等ARJ21进入成熟期后,将围绕飞机设计初衷和品牌目标,设计编排支线机场、高原机场(海拔2438米以上)等航线。未来还计划通过ARJ21开辟东南亚等国际航线。

首批ARJ21配备双机长

ARJ21安全吗?这是乘客最关心的问题。“ARJ21的每一步都是有标准的,而且是全球标准,大家可以放心。”

成都航空副总经理何培文表示,ARJ21从2002年立项到2008年首飞,再到今天交付,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试飞取证的时间比任何一个交通工具都要长,可见国家对这一飞机安全性的重视程度。

据中国商飞介绍,试飞取证阶段的任务是通过试验、试飞全面检验飞机性能指标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解决试验、试飞中暴露的问题,完善设计,冻结飞机设计构型,满足市场需求。

“首批ARJ21,每架我们都会配备双机长,每位机长都是原来空客320的教员级机长,大型客机飞行经验5000小时以上。”何培文表示。

票价跟着市场规律走

ARJ21的机票是什么价位?目前,成都航空还没正式公布票价标准,但成航方面表示,已针对不同航线市场,拟定了为运营初期推广目标服务的多种营销方案。

成都航空介绍,营销策略的第一步是与外部产业相关单位加强合作,利用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机场、旅游局等平台,为ARJ21争取最大化的外部资源,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ARJ21的市场接受度和影响力。

第二步是待ARJ21运营一段时间后,机队规模不断扩大,性能逐步提升,成本逐渐降低,用较低廉票价吸引和迎合各支线机场旅客,狠抓客座率,增强飞机在三线城市影响力,以此辐射国内其他城市,并为开辟国际市场做铺垫。

“两到三年内,机票会有比较明显的价格优惠,但也不会只靠低价吸引消费者。”成都航空副总经理王凌云表示。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刘倩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作者: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