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架国产喷气支线客机ARJ21交付 完成3万公里环球飞行

2015-11-30 09:41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首架国产喷气支线客机ARJ21交付

11月29日,ARJ21停靠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新华社记者 裴鑫摄

昨日,以中国商飞公司为主制造商的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从上海飞往成都,正式交付给成都航空公司。这是继11月2日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后,我国航空工业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走完了喷气式支线客机设计、试制、试验、试飞、取证、生产、交付全过程,具备了喷气式支线客机的研制能力和适航审定能力。

京报集团记者 刘亚力

昨天,我国首架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700从上海飞往成都,正式交付给首家客户——成都航空公司。这是继11月2日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后,我国航空工业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国内航线将首次拥有自己的喷气式支线客机。专家认为,未来10年,我国喷气式支线客机将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具备与巴西航空、庞巴迪等支线客机相竞争的能力。

完成3万公里环球飞行

首架交付的ARJ21-700客机,昨天从上海起飞,历时两个多小时,于当日下午1:15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功交付给成都航空公司。起飞前,中国民航局向成都航空公司颁发了单机适航证、无线电台执照和国籍登记证,国家邮政局还发行了ARJ21新支线飞机纪念邮票。

“ARJ21-700客机是我国首架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客机,2000年3月完成首飞的新舟60,是我国首架国产双涡轮螺旋桨式支线客机。”中国商飞公司市场营销总监郑闻表示。

ARJ21新支线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喷气支线飞机,包括基本型、货运型和公务机型等系列型号,座级78至90座,航程2225至3700公里,主要用于满足从中心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辐射型航线的使用要求。该飞机2002年4月国家批准立项,2008年11月28日在上海成功首飞。2014年4月9日,赴北美开展自然结冰试飞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3万公里环球飞行。同年12月30日,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了ARJ21新支线飞机型号合格证。

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金壮龙表示,通过ARJ21-700飞机研制,我国走完了喷气式支线客机设计、制造、试验、试飞全过程,攻克,初步探索了一条“自主研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的民机技术路线,为C919大型客机项目顺利推进开辟了道路,创造了条件。

将于明年2月首航

ARJ21飞机在示范运营初期是以成都为基地,点对点进行航线编排。按照中国民航有关规定,ARJ21飞机接收后,成都航空空载试运营三个月后,将正式载客示范运营,具体首航时间为2016年的2月28日。据了解,成都航空已经确定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南京、贵阳等7条航线,作为首批5架ARJ21-700型交付飞机的运营航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支线飞机的国内市场需求量正逐步上升。据初步预测,2006至2025年,国内约需要660架支线飞机,巨大的市场为我国自主发展支线飞机产业提供了空间。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认为,中国74%的国内航线更适合支线飞机,70%的支线航线由于干线飞机执飞,造成无序竞争,而且导致通达性差和利润微薄。而ARJ21支线飞机的运营,有望逐步改变国内支线市场的“短板”现状。

ARJ21支线客机使用寿命达到60000飞行小时/60000飞行起落,20个日历年;总体技术水平和使用性能略高于国际同类竞争飞机,制造成本比竞争飞机低20%,直接使用成本低8-12%。“其实仅从关税成本来看,ARJ21支线客机购机价格就明显低于国外进口飞机,目前是低成本航空进入支线很好的机会,而且从它的性能来看,适合在高温高湿的机场飞行,这对于我国西南航空市场意义重大。在明年首航之后,如果能形成口碑效应,那将有力地冲击国外支线飞机在我国的市场。”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邹建军分析。

21家客户抛300多架订单

中国商飞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ARJ21支线客机获得了国内外21家客户300多架订单。其中,刚果是为ARJ21飞机买单的第一个非洲国家。

今年6月15日的第51届巴黎国际航展上,德国普仁航空有限公司与中国商飞签署了7架ARJ21-700飞机购机意向协议,今年的第16届北京航展上,泰国都市航空与中国商飞公司和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达成三方协议,签署了10架ARJ21-700飞机购机/租赁合作谅解备忘录。

据了解,ARJ21支线客机通过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影子审查,证明其安全水平是国际一流的。从国际国内市场情况看,虽然大型干线飞机市场基本被实力强大的波音和空客公司垄断,但支线飞机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国际生产制造厂商的产业垄断格局不像干线飞机明显,但竞争也已十分激烈。

“目前来看,ARJ21飞机对于全球有名的支线飞机制造商庞巴迪公司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构不成影响,但从未来10年看,我国的ARJ21支线飞机会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李晓津认为。

声音

让中国民机产业飞得更高

ARJ21所经受过的考验,超乎世人的想象,能与ARJ21的历程相比的,只有可以洲际飞行的波音787梦想客机。

在6年的漫长试飞中,ARJ21经历了海拉尔-43.2℃严寒,长沙50℃酷暑的考验。远征北美完成自然结冰试飞、首次实现环球飞行。大场、南通、东营、成都、大连、南京等,一座座机场航线,演示飞行的足迹,记录的是中国商飞痴心不改的执著,也记录了成都航空始终不渝的承诺。

起飞前,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金壮龙,向成都航空机组代表交付首架ARJ21-700飞机钥匙。国家邮政局发行了ARJ21-700新支线飞机纪念邮票——手续齐全。

成功离不开背后一批默默奉献的民机人:像胡双钱一样35年坚守大飞机生产一线的工人,有常年驻扎阎良外场的参研参试人员,有跟着ARJ21-700春夏秋冬、南来北往去寻找最热、最冷、风最大、结冰最厚等极端气象的试验试飞人员……

交付客户,只是一个新起点,而不是终点。ARJ21即将面对市场的考验,从研制成功到市场成功,再到最终的商业成功,从上海飞抵成都,飞往全国和全世界,前面的路还很长,挑战还很多。

在示范运营初期,ARJ21将以成都为基地,点对点模式,围绕有利于飞行安全、运行保障的原则进行航线编排。按照中国民航有关规定,空载试运营三个月后,将正式载客示范运营。

13亿民众,每年近40亿人次游客的世界最大国内旅游市场,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域,是全球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无论是中西部地区,还是东部三四线城市之间,亟须大量的支线客机。仅国内市场,就构成独一无二的中国优势。

支线航空是指短距离、中小城市之间的非主干航线的运行。在北美、欧洲等成熟的航空市场,支线航空占比可达30%-40%。国内支线航空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迅猛。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3年,支线航线数量从568条增加到1512条,年均增长13%,是国内干线航线年均增长率2%的6倍以上;支线航线座公里年均增长率为21%,也远高于国内干线航线年均座公里12%的增长率。

相较于干线航空的波音、空客双强并峙,我国支线航空市场“中国制造”也有一定基础。如国内第一家引进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并投入商业运营的奥凯航空,在今年与幸福航空整合支线航空业务前,就拥有13架新舟60飞机,执飞“环渤海快线”、黑龙江省与阿拉善盟等20多条航线。新舟60也是成功打入亚非拉市场的中国制造。

有人说,ARJ21是C919的蹚路者,而新舟60是ARJ21的蹚路者。C919、新舟700,与ARJ21一起,构成中国民机制造的“一干双支”战略。

2009年7月8日,时任四川航空董事长蓝新国,给时任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张庆伟写了一封信说:“航空制造业与运输企业合作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大产业链合作,必须要有大气魄、大智慧、大胸襟。要做就做好,目标瞄准国产—西部—支线—大网络—大飞机。”

奥凯航空党委书记刘捷音说:“很多中亚国家都对ARJ21-700等中国产支线飞机表示了强烈的兴趣。中亚五国的航空市场刚刚起步,缺飞机、缺资金,但是有市场,政府也是张开怀抱随时欢迎。支线航空的前景非常广阔。”

需要看到,研制成功仅仅是中国民机产业发展的第一步,实现商业成功才是最终目标。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民航运输飞机已达2000多架。按照计划,ARJ21将于3个月后正式投入航线运行为民航服务,将接受来自市场的全方位考验,以证明其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

交付首家客户仅仅是走向市场的开始。作为一个商品,ARJ21的生命刚刚开始,要获得市场的认可、要实现规模化的批量生产、要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前面的路还有很长。我们期待中国民机经受市场的考验,得到用户的信赖、旅客的喜爱,真正振翅翱翔在蓝天上。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