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整合何时会到来?

2015-11-20 09:56 证券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当前,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不断走高、经济增速放缓、高风险行业不断涌现,令银行规避风险情绪加剧,惜贷现象愈加严重。与此同时,更多小型银行将面临资本实力快速下滑的挑战,大小银行之间的资本实力分化,也决定了银行业最终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整合。

央行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额为5136亿元,与9月份的1.05万亿元相比,出现了腰斩,并创下2014年1月以来的月度新低。

同时,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也较上月减少了8523亿元。其中,除了历年季节性规律的因素外,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投放规模大幅双降,更多显示实体经济乏弱,有效需求不足。

尽管今年已连续出台多项宽松政策,银行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仍未出现明显改善。此外,银监会还有意松绑拨备覆盖率标准——因为拨备覆盖率过高将不利于中国银行业提振利润率,同时,也可能导致银行通过减少总贷款额的方式,来抬高拨备覆盖率以达到监管标准。

理论上,调整覆盖率标准,可激励银行增加信贷投放。不过,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产能过剩企业债务违约、倒闭破产潮不断来袭,而以房地产为标的的“尾部风险”就像一根导火索,不知何时会引爆银行系统性风险,这也导致企业不敢积极扩张,银行不敢积极放贷。打个比方,这就像是用力去拉动一头腿部受伤的牛,效果可想而知。

刺激归刺激,但金融机构和企业都会作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理性选择。还是以牛的例子来讲,除了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外部干预和治疗,伤口的痊愈更多需要自身的调整和修复。

拨备覆盖率的下调,可能会在短期平滑银行的利润,但趋势的力量仍难以撼动。

此外,通过银行三季报可以看出,各家银行扩张资产负债表的速度有所不同。大型银行资产扩张速度较慢;而部分小银行资产增速仍然激进,其中不乏高达50%的年增长速度。因此,导致行业资本状况出现了严重的分化。这种分化意味着,银行最终会不可避免走向行业整合。

近期,银监会特别提出,希望实力较强的城商行能够领头,收购一些较弱的城商行。这种迹象表明,信贷风险已经大到监管层不能忽视的地步。因此,监管层未雨绸缪地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因为个别银行的失败而演化成一个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如果小银行发生倒闭,大型银行利润呈现负数则是可期的。

目前,监管当局正在有意引导一些并购来实现对风险的化解。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并购活动会明显增加。在相对低迷的大环境中,双方对估值的评定将更容易达成一致。从卖家来讲,被并购的意愿会有所增强;从买家来讲,能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获得在经济上行时很难获得的扩张机会。

责任编辑:宗晓丽(QF0010)  作者: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