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企在欧并购出现“井喷” 大项目频出

2015-11-18 08:16 证券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今年中企在欧并购出现“井喷” 大项目频出

今年是中欧建交40周年,是中国与瑞典、丹麦、芬兰、瑞士等国建交65周年。昨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欧双向投资稳步增长,在欧并购项目出现“井喷”。据统计,1~9月中国对欧投资新签合同额54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并购活跃,大项目频频出现,贸易摩擦形势总体平稳,重大贸易争端暂未出现。

据商务部统计,1~9月中国对欧投资新签合同额54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并购活跃,大项目频频出现。比如说中广核和法国电力签署了67.84亿英镑的英国欣克利角核电投资项目,中国化工以71亿欧元收购已有百年历史的倍耐力轮胎,复星国际以9.93亿欧元收购法国地中海俱乐部等,掀起了对欧投资新高潮。

“中欧贸易摩擦形势总体平稳,重大贸易争端暂未出现。”沈丹阳表示,欧盟今年以来共新发起8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涉及中国有6起,数量与往年基本上持平。尽管欧委会先后取消部分中国违规企业的价格承诺资格,并发起期中复审和反规避调查,对中国贸易救济调查和执行有趋严态势,但是中欧光伏争端案的价格承诺执行还算比较平稳。

作为当前中国商贸流通创新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领域,在政府所创造的宽松政策环境下,电子商务发展日盛。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电商促销规模再创新高,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定单4.6亿件,同比增长65%。

沈丹阳表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市场。在国家大力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与消费增长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一是促销活动范围走出国门,影响了世界。全球买、全球卖,往来热络。二是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大家电品类30%的定单来自县级以下地区。三是线上线下呈进一步融合态势。全国包括330个城市的18万家商店不同程度的尝试了全渠道营销。四是电商平台技术应用创新促进支撑能力增强。支付系统的处理能力达到每秒8.59万笔。物流系统的实时预报精准度和快件妥投率也大幅度提升。

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互联网也因成为假冒伪劣和侵权盗版的重灾区而备受非议。对此,沈丹阳称,电子商务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问题、大平台优势地位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促销宣传的真实性问题,以及或存人为造成市场波动的问题等等,已经引起商务部的高度关注。

虽然今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比2014年更为复杂严峻,下行压力加大,但结构有所改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服务进出口增速连续9个月在10%以上。前三季度,我国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增长迅速,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累计增长19.1%;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增长23.7%;知识产权使用费、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规模虽小但增势迅猛,同比增幅分别达80.3%和53.4%。服务进口主要由旅行带动,前三季度旅行增幅达50%,占进口总量的比重为58.1%。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作者:许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