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是孰非?举报事件双方陷罗生门
面对举报人的举报,辅仁药业分别于9月23日、24日发布两份声明予以否认。其中提到“所谓的‘举报材料’,纯属歪曲拼凑,毫无任何事实依据。 我公司目前经营状况良好,朱文臣先生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知名企业家及著名慈善家,广受社会赞誉,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到我企业实地考察、指导工作,以正视 听”。
声明中提到:“2015年5月,该公司前高管邱云樵因涉嫌严重的职务侵占罪行被司法机关批准逮捕。其后,为协助其逃避法律追究,对司法机关和我 公司造成压力,部分不法分子开始大肆造谣,编造并散布我公司及我公司法定代表人朱文臣先生所谓的‘骗取贷款’‘侵吞国有资产’等虚假信息。”
此外,相关声明还表示:“不法分子非法获取我公司商业机密及朱文臣先生及家人的公民个人信息并肆意散播,还编造所谓的‘违法犯罪事实’向社会传 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已严重侵犯我公司及朱文臣先生及其家人的合法权益,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涉嫌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 商业秘密罪、诽谤罪及诬告陷害罪。为此,我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提出控告,要求追究相关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9月30日,文汇网河南频道报道,作为邱某樵的“老东家”,辅仁集团认为自己深受其害。辅仁集团近日在向相关部门汇报的材料中提到,自邱云樵被 批捕后,武娇娇在某企业董事长李某某的唆使下多次对司法机关及辅仁集团进行要挟,要求停止对李某松的进一步调查及对邱某樵犯罪行为追究,但最终因协调结果 不明显,武某娇迁怒于辅仁集团及朱文臣本人,随后冠以实名举报的名义开始大肆编造、散发关于辅仁集团和其董事长朱文臣的负面不实消息,甚至冒用该公司领导 和员工家属名义向外造谣,对辅仁集团及朱文臣个人造成了巨大不良影响。
10月14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邱云樵的律师翟呈群,他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目前,该案还在侦查阶段,看不到卷宗,不便过多发表观点”。翟呈群律师向中国经济网记者透露:会见时,邱云樵态度很明确,认为自己绝对没有犯罪!
面对满城风雨的举报事件,举报人武姣姣还提供给记者一份《致全国人大代表朱文臣的公开信》。信中她说:“举报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宪法规定: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武姣姣在公开信中表示:“我实名举报的每一条罪状都属 实,都禁得起推敲。”
对于辅仁药业对其“不法分子”、非法获取公司商业机密罪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罪等问题,举报人武姣姣则表示不理解:“如果都是造谣、虚构、捏造 的,又何谈‘公司机密’、‘个人信息’呢?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朱文臣回应中搬出‘全国人大代表’、‘广受社会赞誉的慈善家’的身份,究竟意图何在?这些 身份是保护伞吗?这些称号和人大代表的身份能证明其清白吗?”
武姣姣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朱文臣这种不谈具体事实,而以个人身份、以司法机关的名义定性审判的回应,其表示失望。
此外,对于声明中“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的说法,武姣姣则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鹿邑县公安局对实名举报人的举报内容不闻不问,却对举报人火速立案,其依据是什么?如果属实,是否是选择性执法,赤裸裸地打击举报人?
记者注意到,早在9月25日,法制晚报曾报道称,从河南警方获悉,辅仁药业集团公司的声明涉及警方的内容“不属实”,当地警方在事发后仅仅受理了该公司的报案材料,目前没有立案,没有侦查,更不可能上网通缉被举报人。
针对朱文臣被举报材料的真伪,河南警方一位警官则向《法制晚报》记者表示:“公民向国家机关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举报属于其法定权利,公安机关在工作中一般也会将类似举报线索向纪委或者其他相关部门反馈。”
对于此事,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也曾向河南省鹿邑县公安局致电询问,但对方表示不知情。
辅仁药业面临2015年对赌大限?
虽然辅仁药业在其官方网站连发两份声明,但作为上市公司的辅仁药业却不动声色。就在今年9月22日晚间,辅仁药业发布公告,称因控股股东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自 2015 年 9 月 23 日起预计停牌不超过一个月。
随着朱文臣被举报一事不断发酵,此次举报事件会否对上市公司此次重组事项带来影响也格外引人关注。
日前,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上海天铭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律师表示,如果公安机关立案调查,或者证券监管部门立案调查证实此次举报内容属实,可能会对上市公司重组进展带来影响。
不过,9月30日,辅仁药业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日,本公司正继续与有关各方研究论证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积极推动重大资产重组所涉及的审计、评估等各项工作。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早在一年前,辅仁药业重组绯闻便甚嚣尘上。2014年3月21日,据和讯网报道,近日,在上海金元惠理资管有限公司的官 网上正在售卖一个名为《金元惠理开药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二期》的产品,该产品介绍中明确指出,该产品募资将“用于受让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而开 封医药正是辅仁集团旗下核心资产,也是注入上市公司上海辅仁的绯闻对象。
资料显示,此前开药集团的股东结构由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必康制药有限公司和红杉资本领衔的私募投资者组成,三方所持股权比例分别为35.53%、29.07%、35.4%。其中,红杉资本还是陕西必康的股东之一。
上述报道称,陕西必康目前已完全退出开药集团的股东行列,其股份已由辅仁集团、开药管理层以及平安创新投的子公司平嘉鑫元、深圳基石等新进投资 者接手。这一股权转让曾作为金元惠理所发行的一支资管类产品对外宣传。和讯网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的查询得到的开药集团股东结构也证实,目前,陕 西必康已不在开药集团的投资人名录中,除了辅仁集团以及红杉等旧的私募机构外,还新增了北京克瑞特以及一批投资公司。
此外,据和讯网获得的一份开药集团此次股权变动计划书中的细节透露,对于新引进资金,辅仁集团承诺若无法在2015年底上市,将实施业绩补偿和 回购协议等条款。即投资人届时有权要求大股东按照年利率15%回购投资人持有的全部股权。同时,双方还协商确定了业绩承诺,若2014年开药集团业绩未达 6.5亿元,辅仁集团以锁定PE倍数的原则对投资人进行现金补偿。换言之,此次对赌协议,2015年底将是大限。
不过,对于开封药业上市的传闻,武姣姣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开封药业伪造业绩,伪造税票,它不可能符合上市要求。”
对于上述诸多疑问,中国经济网曾多次向辅仁药业、朱文臣方面致电并发去短信,但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