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秘书的叛变
谢力公,原名谢少珊,广东梅县人。早年曾加入中共,大革命时期被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接受“托派”思想,归国后参加了中国“托派”的活动,曾任中国“托派”中央的秘书,即陈独秀的秘书,但后来陈独秀被他所害。陈独秀一生曾有四次被捕经历,其中1932年最后一次被捕,就是谢力公叛变所致。
谢力公从苏联回国后,在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托派”政治舞台上,逐渐“出道”。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武装斗争。中国“托派”既反对中共的方针政策,又反对国民党的政策路线,自是两面树敌。特别是它主要活动于国民党统治区域以及租界,故不免屡屡进退失据。而中国“托派”中央机关被破坏,则是由于叛徒告密所致。原来,有所谓“二费”之称的留苏中共党员,即费侠(女,后为国民党“中统”头子徐恩曾的情妇)、费克勤(其小姑即费侠),他们都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生,原为中共党员和团员,回国后不久先后叛党,成为国民党特务。费克勤还与已经叛变的中国“托派”组织“战斗社”的骨干徐乃达、解叔达等成为“中统”的鹰犬,在其姑夫徐恩曾的指挥下,四处搜捕中共人士以及中国“托派”人士。
一次,费克勤在路上遇见中国“托派”骨干分子濮德治的妻子张颖新,他们原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当时张颖新不知道费克勤已叛变,并且已是国民党特务,遂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做客,费克勤于是赴约。那天,正好陈独秀也在濮德治家与人会面,及至费克勤见到陈独秀后,濮德治忙责怪妻子不该让面目不清的费克勤到家里来。具有一定警惕性的濮德治立即于翌日搬家,但是濮德治的新居又被国民党特务牢牢盯上了,而且有特务一直在跟踪濮德治。最终,特务获知了中国“托派”中央开会的地址。
中国“托派”可谓大祸临头。1932年10月15日,中国“托派”中央的常务委员会在秘书谢少珊(叛变后改名谢力公)家开会,地点是上海虹口区有恒路春阳里201号,结果被国民党警探协同法租界捕房所破获,一众首领当场被捕。陈独秀因胃病没有出席会议,幸免于难,但谢被捕后很快供出了陈独秀的地址。于是,随后的一天夜晚,陈独秀在家中被捕。
1933年4月26日,江苏省高等法院宣判:“以文字为叛国宣传罪”,判处陈独秀、彭述之各有期徒刑13年,褫夺公权15年。陈独秀、彭述之等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6月30日,南京最高法院改判陈独秀、彭述之有期徒刑8年,褫夺公权部分均撤销。
经过此次灾难,中国“托派”中央机关受到严重破坏,国民党几乎监禁了“托派”的所有领导人和骨干分子。中国“托派”的士气受到沉重打击,一蹶不振,其中一些意志不坚定者纷纷脱离,有些直接投靠国民党,充当国民党的特务。
谢力公之弟刺杀唐绍仪
谢力公叛变后,受到国民党当局器重,进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学校受训,后加入“军统”特务处,为“军统”内部的“苏联事务专家”,为“军统”屡屡“立功”。谢力公的弟弟谢志磐也是“军统”中人,曾是“军统”打手。
抗战时的上海,上演过国民党与日伪双方一场血雨腥风的“特务战”,其中唐绍仪被刺就是谢家小弟谢志磐的大手笔。唐绍仪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人物,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清末南北议和时作为北方代表,但同情孙中山的国民党,蒋介石上台后唐绍仪以“党国元老”自居,曾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却拒任蒋介石的高级顾问,唯游山玩水、闭门吟诗,以及玩赏古玩。
关于唐绍仪,此人最后的政治面貌颇为暧昧,换言之,他是“汉奸”抑或“准汉奸”,迄今仍有不同的说法。国民党特务当年刺杀其人,或有充足的“合理性”,或是一桩“冤杀”,此处暂且不表。
至于具体实施过程,后来参与其事的程一鸣回忆说:“唐住在法租界一幢洋房里,门口有安南巡捕和便衣侦探轮流警卫,如果要用手枪将唐击毙的话,行动特务就难通过安南巡捕和便衣侦探的岗位走出,而有被擒的危险。因此决定先派特务渗入唐宅作为内线,然后用短刀或利斧砍死唐绍仪。”这个内线就是谢志磐。程一鸣说:“当时上海区派特务谢志磐,广东人,和唐是世交,伪称一时找不到住房,唐允谢住在他家里,谢正好作为内线。”
然而谢志磐却因事后过度惊惶,加之他与唐绍仪此前有着特殊的关系,逃到重庆后便精神失常了,时常自言自语地说:“我对不起唐伯伯”,因此无法安排他的工作,只得让他住在一家旅馆。不久,他被确诊患了精神分裂症,送医院诊治。
叛徒王克全刺杀谢志磐
谢志磐终日被关在医院特别监护病房中,久之病情越来越重,他的妄想症也越来越出格。他疑神疑鬼,总觉得有人在跟踪他,于是偷偷在裤袋里藏了一支手枪,用以防身。一天,重庆侦缉所的几个特务前往这家医院侦察,发现谢的病房房门紧闭着,便从门上的气窗探看。谢发现后大惊,拔枪便射,几个特工一齐还击,结果当场打死了谢志磐。事后有人说这是戴笠“杀人灭口”。此事另有一说:谢志磐藏枪的事被医院发现后,医院马上向警方报告,重庆卫戍总部遂派杀手王克全前往观察。谢看见王之后,以为“仇家”已到,举枪瞄准,却被王先发制人,一枪击毙。
这个王克全也是值得一提的人物。
王克全1906年生于安徽,工人出身,1924年加入中共,大革命时在上海等地活动。因参加过上海的“五卅”运动,其人又以“仗义”闻名,加之有亲戚在帮会内做事,便受党组织派遣,打入了帮会组织,并与帮头“拜把子”,在帮会内部秘密发展党组织。不过王克全没有在中共高层继续发展。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他参加了罗章龙等致力于反对王明等的“分裂”活动,在罗等另立中央的“第二中央”担任五位常委之一。他还准备成立“第二江苏省委”,结果被开除党籍。王克全索性叛党,且公开投敌,加入了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处(“军统”前身)。
王克全此前因缉捕中共人士以及参与暗杀杨杏佛、史量才等受到戴笠的重视,不过,戴笠对此类“转向”人物一向从内心看不起,此次王克全意外击毙谢志磐,所谓特务杀特务,戴笠怕传出去不好听,遂将王撤职。
谢力公和王克全都是中共的叛徒(谢还是“托派”的叛徒,可谓“双叛徒”),不过,谢力公似乎“命”好一点儿,最后得以全身而退,在台湾寿终。至于王克全却以自杀而终。 (摘自《同舟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