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规划院里孵化出大数据公司 一群“另类”规划师的城市探索

2019-08-24 09:35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规划院里孵化出大数据公司 一群“另类”规划师的城市探索

到胡同里数电表记录杂院生活,伪装成视力残疾人体验盲道设计,“蹲点”观察社区居民的一天……这些匪夷所思的“行为艺术”背后,是规划师对社区空间设身处地的观察。每一个分散的数据,汇集成真实可感的城市。    

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施卫良看来,“城市象限的工作体现了规划师的初心。”茅明睿曾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了近16年,是一名正儿八经的规划师,而他创办的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就由北规院内部孵化而出。在施卫良眼中,茅明睿和他带领的城市象限团队是一群对城市生活保持极大关注和热情的规划工作者。他们立足于社区,着眼于数据,为城市规划与公共治理贡献智慧。

从数狗屎开始的城市观察

2017年3月19日晚上,广州天河正佳演艺剧院,“一席”线下演讲的观众们,正在等待当晚的压轴嘉宾。休息室里,茅明睿的腹稿早已烂熟于胸。在大众面前谈论“高高在上”的城市规划,还没让观众打瞌睡,这一半归功于他的冷幽默,一半归功于他对城市热情理性的数据观察。 

创立公司刚满3年,茅明睿已数十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被调侃为一位接地气的规划“网红”。

他和团队做过不少“惊世骇俗”的城市观察。这其中最“奇葩”的就是数狗屎。在公司附近的鸭子桥社区,茅明睿和团队利用上下班路上和午休时间走街串巷,埋头记录街道上的狗屎数量并标示位置,最终绘制出一张“狗屎地图”。

数狗屎干什么用?茅明睿解释,狗屎地图是一个与社区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狗屎多的地方不仅反映出这个地点卫生状况堪忧,也从侧面反映出遛狗的人在哪里活动。”通常来说,狗屎越多的道路说明遛狗的人越喜欢走,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道路的可步行性;而遛狗活跃的地方,往往又反映出社区公共生活的交往节点。

又比如,下雨的夜晚哪里更难打到车?7月22日晚,他们在1个半小时内采集到311条数据,发现除了国贸、北京站、上地软件园等地区,中关村医院网约车的排队人数竟在200人以上。

在茅明睿看来,数据并不一定是高科技范儿,从生活中也可以学习和应用。通过这些不起眼儿的痕迹数据,规划师会对身边的生活有全新的发现。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城市规划师是一个工程技术类行业,好像规划师就是画图、盖房子的。对,过去的确如此,但是规划师也在转型。”在茅明睿看来,快速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后,规划已经进入了存量发展的新时期,规划师面临的考验也从原来的工程技术问题,变成了公共治理问题。

一场“蓄谋已久”的创业行动

跟传统的城市规划师相比,茅明睿和团队实在太过另类。不过,令不少人意外的是,他并不是“野蛮的门外汉”。 

从武汉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毕业后,茅明睿来到北规院信息中心工作。2010年前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有关城市的新鲜信息和新鲜玩法。“当时网上很多人利用大众点评网、微博、公交IC卡等数据,做出了各种各样好玩儿的成果。”这些看似“没用”的研究,却为规划行业奠定了透过数据看世界的基础。

2013年,茅明睿和同事龙瀛等人联合成立了“北京城市实验室”。规划、地理、经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各领域研究者组成一个青年社区,分享城市数据的学术成果。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搞数据”,没有甲方委托,也没有任务来源,茅明睿却做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彼时,在城市规划领域,转型与改革方兴未艾。    

“大数据为我们感知城市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来源。”早在2014年,北规院院长施卫良就在《微时代与云规划》一文中,敏锐地捕捉到存量时代下城市规划面临的新形势。“借助大数据,我们可以了解个体的时空行为以及对规划的诉求,这将给规划思路带来深刻的变革。”

在北规院内部鼓励科研的传统下,从2014年起,茅明睿在院内推动创立云平台创新中心。国家对双创的号召以及北京市“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实施细则的出台,是茅明睿创业的最后一把助燃剂。2016年,城市象限公司正式成立,并逐渐由单一的数据平台变为城市科学企业。

为规划师配备智能工具箱

猫眼象限、蝠音象限、云雀象限、蜂巢象限、海豚象限、旱獭象限……城市象限公司自称“象厂”,而这一系列智能化规划工具也宛如一个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融入城市的边边角角。 

“5月30日我们上线了猫眼象限的小程序,只在朋友圈里做了小范围的宣传,没想到第二天一对外开放就涌进来特别多的人,后台的服务器都崩溃了。”城市象限原社区商业负责人、北京社区研究中心秘书长张希煜对2018年猫眼象限上线的“盛况”仍记忆犹新。 

“猫是社区里安静而敏锐的观察者,它不像鸟俯瞰世界,而是生活在人身边。”张希煜介绍,所谓猫眼象限,就是一个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图像识别工具。“你在观察城市的过程中一边走路一边拍照,这个小工具就会帮你把照片标注在地图上,还能计算照片里的人数、机动车数量,以及道路、建筑、天空和绿化的指标。” 

将多源城市大数据以及猫眼象限、蝠音象限采集的社区观测数据汇总后,海豚象限可以基于数据输入,快速进行社区体检评估,一键生成社区体检报告。云雀象限则是一个供市民自由提案、吐槽的系统。 

“越是下社区,越感到数据的重要性。”这也是城市象限不断开发智能化规划工具的初衷。如今,这套“社区规划工具箱”率先在朝阳区责任规划师工作中得到应用,覆盖了社区感知、体检诊断、物联网、公众提案收集、居民参与式设计等社区规划多个方面。 

带着双井街道责任规划师的新身份,城市象限将“大本营”由鸭子桥迁至双井。“我们希望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构建一套精细体检、仿真模拟、跟踪监测的智慧治理方法和公众参与的共治体系,支撑双井街道打造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示范区。” 

“未来只有两类规划师能够生存,”茅明睿的语气很笃定,“一类是下得去社区,扎扎实实做公众参与,开展社区治理的;一类是玩得转数据,能够用城市数据科学解决城市问题的。而我们,则两类都要做。”

责任编辑:秦昊宸(QZ000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