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大博医疗与经销商关系密切 有财务数据神似万福生科

2019-03-15 09:42 新浪财经

来源标题:大博医疗与经销商关系密切 有财务数据神似万福生科

编者按:大博医疗一边高毛利率,一边低销售费用率,这似乎打破我们对买断式经销商经营的认知;同时,在经销商愿意承担较大的销售费用,也愿意承担较贵的产品成本时,公司主要经销商与实控人父亲关系极为密切;此外,公司还存在存货周转与营收增长“倒挂”的现象,与此同时高毛利背后维持高库存或另有“玄机”。

近期,大博医疗发布2018年业绩快报,快报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57亿元,较上年增长27.47%;营业利润4.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51%。

大博医疗主营业务系医用高值耗材的生产、研发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骨科创伤类植入耗材、脊柱类植入耗材及神经外科类植入耗材、微创外科耗材等。

历史数据进一步显示,2015年至2017年及2018年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分别为3.92亿元、4.63亿元、5.94亿元及5.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亿元、2.19亿元、2.96亿元及2.83亿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3亿元、2.07亿元、3.09亿元及1.9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81.03%、81.96%、83.06%及82.39%;净利率为48%、48%、51%及53%。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既能做到有利润的收入,又能做到有现金的盈利,业绩增长可谓强劲。根据2018年业绩快报计算,公司2018年归母销售净利率高达50.99%。业绩如此强劲,曾有市场高呼它的销售毛利率堪比茅台,高达82%,其销售净利率更是与茅台不相上下,达到惊人的53%。

业绩为何如此强劲?

至此,我们将分别从公司商业模式层面的经销商模式特点、公司业务层面的经销商的关系及公司财务层面的数据勾稽等角度去深度复盘。

买断式经销商模式的常识被“打破”:低销售费用反而高毛利

大博医疗采用的销售模式是经销商经销模式,全部产品都是向经销商进行买断式销售,再由经销商销售给终端用户。该模式呈现出两大特点,第一大特点是,销售费用由经销商消化,可以合理规避较大销售费用在公司主体内体现;第二大特点是,由于经销商承担较多的销售费用,该模式的产品销售价格则会相对较低,产品毛利率较低。那大博医疗的买断式经销商模式是否具备这两大特点呢?

首先,从销售费率去看。

买断式经销商模式下,销售费用“转移”给经销商,直接表现在公司财务数据就是销售费用率低。那大博医疗与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相比具体如何呢?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4年至2016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9.42%、10.65%及11.45%。在可比公司凯利泰、普华和顺及春立医疗看,其销售费率均比大博医疗高,2014年至2016年平均销售费率分别为17.79%、19.34%及18.94%。,截止2018年前三季度,大博医疗销售费率为13.58%。

招股书:

对于销售费用率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现象,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系销售模式不同,凯利泰和春立医疗在采用经销模式的同时,亦有比重不同的销售系直接面向医院发生,在这一模式下,一般而言,相关公司需要自行组织大量学术推广活动并进行市场开拓,销售费用较高,而公司采取经销模式,会根据市场需要举办一些学术推广活动,但经销商会承担更多推广及市场开拓职责,销售费用率较低;同时公司严格控制各类销售费用的支出等。这或许可以理解成,公司主要的销售费用是经销商承担更多。这显然符合该模式下的第一大特点,那是否符合该模式的第二大特点呢?

其次,再从毛利率看。

买断式经销商模式下,由于经销商承担了更多的销售费用,按照常理,公司一般则会“选择让利”于经销商,产品销售价格则会相对较低,产品毛利率较低。然而经过对比后发现,公司毛利率竟高于同行,且逐年呈上升的趋势。

从综合毛利率看,大博医疗的综合毛利率远高于同行。2014年至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年,其毛利率分别为80.12%、81.03%、81.96%、83.06%及82.36%。大博医疗的毛利率基本80%以上,而同行的毛利率较其平均低10%至20%左右。

由于公司业务板块不同,其综合毛利率将受业务结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增加可比性,将按照相关板块分类进行比较。根据招股书显示,按细分类的板块公司的毛利率依然高于同行的毛利率水平。

综上,可以看出,公司财务数据表现为“低销售费用高毛利”,显然打破买断式经销商模式的一般认知,即“低销售费用低毛利”的特点。

对于公司这种高毛利的现象,公司解释称,公司产品结构及产品定位决定了其毛利率高于同行,同时称公司是骨科创伤类、脊柱类产品为主,产品定位是中高端市场。

一边是高毛利,一边又是低销售费用,从商业模式的逻辑上似乎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经销商为何愿意承担较大的销售费用,又愿意承担较贵的产品成本呢?经销商与上市公司关系又是如何呢?

经销商神秘关系背后:实控人父亲与经销商股东关系密切

大博医疗的毛利率远超同行以及销售费用较低,这对于经销商而言,其承担了更大的进货成本,同时又承担了较多的销售费用。大博医疗的经销商为何愿意“多承担点”?大博医疗与经销商存在怎样的关系呢?或许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看。

一方面,从经销商与上市公司股东关键人员的交集看。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主要经销商之一的上海尔泓医疗器械贸易商行,2016年曾为公司第五大经销商,其主要股东为吴佳鑫。根据天眼查显示,2015年11月,林志成将该公司转让给吴佳鑫。林志成是否与公司实际控制人林志雄、林志军存在关联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新浪财经发现,吴佳鑫、实际控制人林志雄及林志军的父亲林漳汉以及上市公司原监事李文勇存在密切的关系。

招股说明书:

根据天眼查发现,吴佳鑫在厦门威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兼总经理,而林漳汉则担任该公司的监事。该公司已被注销。

招股书:

吴佳鑫与李文勇共同持有成都市亿舟商贸有限公司,持股股份分别为55%及45%。值得一提的是,李文勇担任发行人监事至 2015 年 11 月,招股书称为避免与公司潜在同业竞争,李文勇于公司变更为股份公司时不再担任发行人监事。

另一方面,从经销商与上市的名称交集看。

据相关报道称,2014年第二大客户安徽源博医疗(已更名为“安徽瑞康源博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更名前,公司名称中则带有“大博”两字。新浪财经根据天眼查进一步发现,公司未更名前,公司名称包含“大博颖精”这几个字,2015年7月,将公司名称由“合肥大博颖精贸易”变更为“安徽源博医疗”。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大博医疗名称中也含有“大博颖精”这几个字。同时同年12月,大博医疗也将公司公司名称由“厦门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变更为“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安徽源博医疗的历史股东为屠伟,而2015年和2016年的第三大经销商浙江拓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及2015年的第四大及2016年的第二大的经销商浙江镕智贸易有限公司,其均有屠伟的身影。屠伟为浙江拓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背后股东,也曾为浙江镕智贸易有限公司的法人。

综上,经销商与上市公司存在密切的关系。

对于这种交集关系,注册会计师黄宋磊表示,经销商与实控人、一致行动人、董监高等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这一直是IPO财务核查的重点,其主要防止上市公司利用“熟络关系”的经销商配合做业绩或利益输送等问题。大博医疗是否存在以上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进一步从经销商资质水平等角度去侧面“窥视”公司是否有其他风险存在。

为何要看经销商资质水平?

黄宋磊进一步表示,经销商实力是否匹配公司业务规模,资金实力和资产状况是否良好,均直接或间接与公司未来业务是否稳定,业绩是否健康紧密相关。假如公司注册资金仅为10万元,而交易金额却超过上千万元,这种不匹配关系均是投资者及监管层需要关注的风险点。

那公司经销商具体如何呢?根据相关信息显示,公司的主要经销商存在负债高企及员工社保缴纳人数为0的问题。

首先,从交易规模与出资匹配度及员工缴纳社保维度看。

以上文提到存在密切关系的经销商——上海尔泓医疗器械贸易商行为例。该公司为公司2015年第五大客户,交易金额高达1234.52万元。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为个人独资企业,吴佳鑫出资仅10万元。同时,天眼查显示,该公司缴纳社保人数为0。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上海尔泓医疗器械贸易商行缴纳社保人数为零,上海勤碧贸易商行缴纳社保也一样为零。根据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则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公司是壳公司还是未及时缴纳社保我们不得而知。

其次,再从经销商的财务数据看。

以2016年第七大经销商厦门康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例,根据天眼查显示,2016年该公司资产总额2968万元,而负债2670万元,其资产负债率水平高达90%。

综上,一边是高毛利,一边又是存在密切的交集关系,那最后传递到财务端,数据又会怎么体现?高毛利背后还有什么财务上不能说的“秘密”吗?或许可以从存货及营业收入数据去看。

存货周转与营收增长倒挂 高毛利背后的存货增长

首先从存货周转与营收增长看。

2014年至2017年期末,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443.40天、503.57天、597.21天及641.83天,其对应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81、0.71、0.6及0.56,周转率水平持续下滑。

存货周转下周的同时,公司营业收入却一直在持续上涨。具体到数据,2015年至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2亿元、4.63亿元、5.94亿元及7.57亿元,年均复合增速24.53%。

对此,注册会计师黄宋磊表示,通常,存货的减少意味着销售的实现,销售实现就意味着主营业务收入的实现,除非存在在建工程领用等其他情况。如果出现存货周转速度在不断下降、销售却很旺盛的情形,就需要注意了,因为存货周转速度放慢一般意味着营运能力在下降、销售放缓,实现高额收入的可能性较小。黄宋磊进一步强调到,万福生科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例如,万福生科在其2008~2012年半年报中,累计虚增销售收入9.05亿元,我们来看看它的存货、收入及成本情况:主营业务收入从2008年的2.2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28亿元,收入增长了43.86%,但是存货周转率却从1.56降到了1.46,2010年及2011年存货周转率虽然有所提高,但增速缓慢,而主营业务收入却一直在急速增加。

此外,存货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也需要注意,因为一般情况下是以销定产的,积压过多存货会给公司带来额外的费用。具体到大博医疗数据上看,2015年至2017年,存货从1.2亿元增加到2.02亿元,同期存货增速均快于营收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上市时曾因高库存致周转水平也低于同行作出解释。公司解释低周转水平主要系公司业务特点所致。报告期内,一方面,公司的产品类型、规格较多,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需对全产品线进行备货,使得总体存货余额水平较高,而部分产品因规格特殊,在实际临床中的使用量较低,周转速度较慢;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为实现对全国各地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除公司总部仓库外,还在全国建立了多个营销配送网点,在各营销配送网点亦需备有较为完善的产品线,该种模式使得公司库存商品余额。

除了以上原因,高库存是否还存在其他不能说的“秘密”呢?或许还可以从高库存对毛利率影响的角度进一步探讨。

库存与毛利率会存在怎么样的关系呢?黄宋磊表示,如果通过加大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则可以达到“间接提升”毛利的作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之所以能够影响利润表的毛利率、毛利润和净利润,是因为存货的变化遵循“期初存货+本期生产(购买)-本期销售=期末存货”的计算规则。即本期生产的商品,先进入存货,然后再从存货拿出来,变成本期销售。

黄宋磊进一步表示,产品成本主要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组成。固定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人员工资、利息、公司管理费等每年固定发生的,不随产值的增加而增加;变动成本包括原材料、工人工资及附加、水电费、制造费用等,其随着产值的增加而增大。

那加大生产是如何影响毛利率的呢?

举例,A公司2019年销量1万件,固定成本为100万元,1万件销售价为500万元。如果A公司计划生产1万件其变动成本为100万元,此时单位产品成本为200元/件,出售一万件的毛利率为60%;如果公司计划生产2万件其变动成本也随之增加至200万元,此时单位产品成本则为150元/件,出售一万件的毛利率则变为70%。

 

通过以上假设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条件下,随着生产量的增加,其毛利率也会随之被“提升”。大博医疗是否通过以上方法“提升”毛利率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我们知道,大博医疗的存货库存增加,同时毛利率也远高同行。(阿甘/文 小飞鼠、小浪对本文亦有帮助)

责任编辑:郑雪(QF0021)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