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待解业内呼吁发展“债三板”市场破局

2018-12-21 08:51 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标题: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待解业内呼吁发展“债三板”市场破局

每经记者 肖达明实习编辑 梁枭

中国拥有超过200万亿元规模信贷市场和85万亿元规模的场内债券市场,以解决国内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但由于其风险偏好均较低,准入门槛较高,受益者往往是大型企业。

大量的中小微企业长期为融资困难发愁,针对这一问题能否找到破解之道?12月20日,在中新社主办的“新时代•改革开放”国是论坛上,瀚海科技董事长曹彤呼吁,应聚焦债券融资场外市场,打造“债三板”多层级资本市场,搭建中小微企业和资金端的桥梁。

曹彤是银行系统的老将,曾先后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曾任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行长。服务金融系统数十年后,他得出的结论是:整个金融产业的痛点不在C端,而是在中小微企业。

信贷市场风险偏好单一

曹彤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的信贷市场规模接近200万亿元,是全球最大的间接融资市场。他提出的问题是,有这样大规模的信贷市场,为什么国家还提出发展直接融资,发展多层级直接融资市场的战略方向?

间接融资有代价的,首先是创造货币供给。曹彤认为,每发放一笔贷款,意味着市场上多了一笔钱,这导致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较高。

第二个问题是,信贷市场的货币是由银行单边供应的,银行的风险偏好都偏低。曹彤表示,每个银行非常类似,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大概只有30%左右,这种单一的供给导致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

企业还可以通过发债来解决燃眉之急。曹彤指出,中国的场内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已经达到85万亿元人民币,但以高评级的主体和券种为主,AA级及以上级别债券规模占比达98.83%,“我们85万亿这么大量的资金,只配置给了4600个企业,不超过5000个企业。”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银行是最主要的债市投资者,风险偏好趋同的问题在债市也存在。曹彤认为,场内的债券市场就算做到180万亿,它跟几百万几千万的中小企业恐怕也没有太大关系,这就是现在直接融资市场的痛点。

场外债市治理须“阳光化”

如何找到又不创造货币供给,又能够多元化解决市场融资,把资金桥梁搭起来的方法?曹彤的建议是,要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应将目光转向场外债券市场。

曹彤提出“债三板”的概念,即区别于银行信贷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场外债券市场,可以解决大量主体信用评级较低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债三板”应该引入多种类的投资者,而不是片面依赖银行,让风险套利机制自由运转,从而使资金向低评级流动。

中国场外债券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市场主体主要包括:信托、资管计划、私募基金等。虽然准入门槛较低,但场外债券市场比较松散,涉及金额不清晰,据曹彤估算,总规模应在10万亿元到30万亿元之间。该市场的一个特性是,政策变动比较频繁,波动比较大,亟待规范化治理。

曹彤认为,对这一市场应该采取“阳光化”的治理方式。曹彤说:“(场外债券市场)里面一定有不规范的地方,一定有高风险的地方,中小微企业怎么可能风险不高呢?它风险如果比大企业还低那不正常,所以它是个阳光化的过程,治理方向(应该)指向规范化而不应该是归零。”

对于如何发展“债三板”市场,曹彤提出六点建议:

一是恢复市场对“非标”的中性认识;二是支持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融资行为;三是鼓励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债三板”市场;四是支持以地方性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为核心,发展场外有形交易场所的建设;五是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信息、数据、信用的层层递进;六是金融监管层面对“非标”(即“非标准金融产品”)在统计考核层面进行相应的政策设计。

责任编辑:刘雯(QF0023)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