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马蜂窝深陷数据造假泥淖:创投原罪下如何去伪存真?

2018-10-29 11:17 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标题:马蜂窝深陷数据造假泥淖:创投原罪下如何去伪存真?

以流量驱动为主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是运营数据造假的重灾区。

近日,一篇名为《估值175亿的马蜂窝,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自媒体文章,让马蜂窝陷入了数据造假的舆论漩涡。

该文章引用乎睿数据的报告指出,马蜂窝的2100万条点评中,有1800万条涉嫌抄袭。后续,原文作者再次发文章称,除了点评板块,马蜂窝的游记中也存在注水、洗稿等行为。

对此,马蜂窝发布声明称,公司是旅游平台而非本地生活服务网站,用户分享的主要载体为游记、攻略与问答。马蜂窝的UGC内容数据中,游记和攻略占比78.91%,嗡嗡(旅行故事)占比7.92%,问答占比10.26%。

而点评内容在马蜂窝整体数据量中仅占比2.91%,涉嫌虚假点评的账号数量在整体用户中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马蜂窝已对这部分账号进行清理。自媒体文章所述的马蜂窝用户数量,与事实和第三方机构数据都严重不符。同时,马蜂窝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目前事件结果尚未明晰,对这家独角兽企业新一轮融资造成的影响也不得而知。据了解,马蜂窝创立至今已经完成4轮融资,主要投资方包括今日资本、启明创投、高瓴资本、鸥翎资本等,它的最近一轮融资是2017年底完成的1.33亿美元D轮融资。

此前有市场消息称,马蜂窝从三个月前开始了新一轮的融资。24日,36氪报道称,马蜂窝此轮融资已基本敲定,领投方为腾讯,投后估值20亿美元。

虽然马蜂窝事件尚未定论,但创业公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数据造假现象其实并不鲜见,这也几乎成为创投行业无法避开的原罪。置身其中的投资机构,该如何去伪存真?

造假定性不能一概而论

据了解,以流量驱动为主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是运营数据造假的重灾区。比如最早在电商行业,很多店家为了提升销量,会在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刷单获取更靠前的排名。除了基于业务本身的考虑,有些创业者为了达到合作伙伴对业务量的要求,粉饰业绩融资,也会选择刷单。

这种运营数据造假现象在移动互联网时期更加常见,比如在直播行业发展初期,不少平台以激励用户进行直播为目的,出现了在线人数造假的现象。同时,也有公会为了捧红主播、激励用户打赏消费,而替签约主播买粉、刷单。

对马蜂窝所处的在线旅游领域来说,鼓励用户UGC内容生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不少平台由于自身原创能力有限,不得不通过技术手段抓取来自其他平台的用户内容,以增加社区活跃度,从而吸引真实用户参与其中。

除了运营数据造假,融资数据造假现象在行业中也时常发生。创业者出于提升士气、震慑对手、吸引人才等方面的考虑,在对外宣传时会对融资额有所夸大。越是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夸大融资额的现象也越多,毕竟很多创业者都不愿报出比竞争对手低的数字。

对于创业公司的造假行为该如何定性?多位投资人对记者表示,事情并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创业者出于公关行为的考虑,在公开场合对运营数据和融资数据有所夸大,但给到投资人的数据是真实的,投资人通常也能够理解。但如果创业公司通过数据造假而获得额外的融资和虚高的估值,这对投资方是一种伤害,属于欺诈行为。

“面对第二种情况,有些投资机构会选择打落牙齿和血吞,咬牙撑过去。有些投资机构会要求撤资甚至进行起诉。”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由于创投双方谈投资条款时,通常协议约定是在创业公司提供数据真实可信的基础之上。所以投资人如果起诉撤资,会有一定的胜诉概率。

多种尽调鉴别数据造假

“马蜂窝事件我也稍微关注了一下,从目前发出来的一些数据来看,可能对企业不太有利。但我觉得这件事还有很多利益在里边,所以在尘埃落定之前,我们也做不了更确切的判断。”吴世春说。

他认为,数据造假可能是部分企业的行为,投资人在尽职调查过程中也有方法去辨别和防范。对整个行业来说,造假现象是不健康的,增加了大家相互信任的成本。对于被投企业,梅花天使鼓励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业是一场长跑而不是短跑,企业想走得远,还是要以诚信为基础。如果在公司内部鼓励不正当风气或者不断用一个谎言掩盖另一个谎言,这种方式的成本很高,而且一旦被揭露出来,对企业信用和品牌的杀伤力会很大。”他说。

在尽调过程中,投资人也有多种方式对创业公司的各种数据进行鉴别。戈壁创投合伙人徐晨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同细分领域的鉴别方法不太一样。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如果有非正常的流量进入使APP的下载量突然上升,应用的流量曲线和榜单趋势差别很大,投资人通常就会有所怀疑。

在电商类业务领域,可以从库存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刷单,假订单并不会消耗库存。在O2O领域,如果有电话号码反复出现连续消费,或者突然间订单量很大,可能是刷单造成的。现在很多创业公司找第三方来刷单,这种专业的服务商更容易辨别出来。

火山石资本创始合伙人章苏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数据造假并非互联网公司的特例,一些传统公司中也有这种现象产生。但这种现象并不是主流,投资机构如果认真做尽职调查,也能查出个八九不离十。

“我们有碰到过创业公司在财务传票方面造假,当时我们是直接找到他的客户去了解订单的真实性。”他说。找产业链条上下游的公司核实对应,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尽调方式。

“数据造假现象在后面轮次的投资中,遇到的概率会更多。我们主要投最早期天使轮的项目,那个阶段的创业公司通常没有数据团队,更谈不上数据造假。”吴世春说。在早期投资中,梅花天使更多是通过人脉关系,对创始人进行尽调。

责任编辑:刘雯(QF0023)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