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国务院首次晒国资“家底” 国企资产总额183.5万亿

2018-10-25 08:11 北京青年报

10月24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包括书面报告《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财政部部长刘昆口头报告的《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专项报告》。

这是去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印发后,国务院第一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口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也是国有金融资产第一次向全国人民报清“明白账”。

根据中央意见,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年度报告采取“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相结合的方式。

综合报告全面反映各类国有资产基本情况,专项报告分别反映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等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各类国有资产报告要汇总反映全国情况。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报告以中央本级情况为重点。

在每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任期内,届末年份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书面综合报告并口头报告;其他年份在提交书面综合报告的同时就一个专项情况进行口头报告。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首次亮相的国资报告包括“国有资产总体情况”“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下一步工作安排”。其中在“国有资产总体情况”方面,介绍了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和全国人大财经委组成调研组,并起草形成了调研报告。这份调研报告也在本次会议上亮相。

国资报告显示,2017年,中央国有企业资产总额76.2万亿元,负债总额51.9万亿元,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16.2万亿元,资产负债率68.1%。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7.3万亿元,负债总额66.6万亿元,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34.1万亿元,资产负债率62%。

汇总中央和地方情况,2017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83.5万亿元,负债总额118.5万亿元,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50.3万亿元。全国国有企业境外总资产16.7万亿元。

对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资报告从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和地方行政事业单位两方面进行了介绍。

2017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4.2万亿元,负债总额0.9万亿元,净资产3.3万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0.7万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3.5万亿元。

2017年,地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5.7万亿元,负债总额8.6万亿元,净资产17.1万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8.2万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7.5万亿元。

汇总中央和地方情况,2017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30.0万亿元,负债总额9.5万亿元,净资产20.5万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8.9万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21.1万亿元。

文物普查全国不可移动文物76.6万处,国有产权可移动文物1.1亿件(套)。

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国有土地面积5.05亿公顷,内水和领海面积38万平方公里,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5.5万亿立方米。

重点

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241万亿

国资报告透露,2017年,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241.0万亿元,负债总额217.3万亿元,形成国有资产16.2万亿元。全国金融企业所投境外机构资产规模18.1万亿元。昨日,财政部部长刘昆还口头报告《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专项报告》。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集中在中央本级

“我国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实力日益壮大,资产分布以银行业为主体,集中在中央本级。”刘昆说。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我国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应享有权益)主要分布在财政部管理的中央国有金融企业、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金融基础设施类机构、中央企业集团 (非金融)管理的下属各级金融子公司,以及地方金融企业。

在全国金融企业集团中,中央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149.2万亿元,国有资产10.2万亿元。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总量相对较少,地区分布不均,“地方金融企业资产总额65.5万亿元,国有资产3.2万亿元”。

从行业布局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占比最大。

截至2017年末,在中央层面,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国有资产分别占84.8%、65.3%;证券业分别占0.6%、1.8%;保险业分别占3.7%、3.2%。在地方层面,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国有资产分别占89.1%、54.2%;证券业分别占4.4%、12.6%;保险业分别占2.8%、3.1%。

刘昆介绍,截至去年末,全国金融企业所投境外机构(含境内企业设立的境外分支机构)资产规模18.1万亿元,集团层面享有的权益总额0.9万亿元,“与2013年相比,投资总额增长了50%,权益翻了一番。中央本级机构数量、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占到 90%以上”。

“过去几年,财政部积极推动国有金融企业收入分配格局优化。”刘昆说,“2016年,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平均税前年薪58.4万元。”

中央金融企业保值增值率110.8%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金融企业持续运营发展的基础,是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前提,是金融国资管理的基本要求。

“2017年,扣除客观因素后,中央国有金融企业平均保值增值率为110.8%,较好实现了保值增值目标。”刘昆说,2013年至2017年,中央国有金融企业营业收入由4.3万亿元增至5.8万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从1.2万亿元增至1.4万亿元,“2017 年平均分红比率 28.9%,较2013年提高2.8个百分点”。

刘昆说,中央国有金融企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重组步伐加快,“先后推动了光大集团等10家国有金融企业重组,减少同质化竞争,增加协同效应。整合后的金融企业总体实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在金融改革方面,刘昆称,截至2017年末,全国金融企业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比例超过90%,其中中央国有金融企业已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下属各级子企业公司制占比超过92%。目前,全国公司制国有金融企业在集团层面超90%建立了董事会,初步形成“三会一层”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作的治理结构。

据刘昆介绍,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截至2017年末,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6%,较2016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同时不良资产处置稳步推进,“2017年,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共处置不良资产约0.7万亿元。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发挥收购处置不良资产主力军作用”。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管理分散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也面临一些问题。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进行管理。财政部、金融管理部门、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个部门和机构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管理。

其中,财政部主要负责国有资产基础管理、绩效评价、薪酬管理、资本经营预算等监管职责,并代表国家对24家中央国有金融机构行使部分出资人代表职责。汇金公司对所持股的15家中央金融企业履行部分国有资产监管职责。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除对下属企业负有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外,还从行业监管角度承担一定的监管职责。国资委主要从监管的中央企业所属各级金融子企业的产融结合、服务主业等角度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责。

全国人大的调研报告认为,“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尚未统一,存在机构较多、管理较乱的现象。”

在中央层面,除财政部、国务院授权的汇金公司作为国有金融资本的主要出资人代表之外,部分部门所办金融企业或者机构,由行业监管部门作为出资人,还存在管办不分的问题。

从地方层面看,地方金融国有资产管理“九龙治水”、职责不清等问题比较突出。

地方金融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分散在财政、国资、金融办等部门和单位,以及控股集团、平台公司等,监管交叉、监管空白同时存在,而且不同监管主体的要求、标准不一致,加重了企业的遵从负担。

一些部门派出的董事不具备从业资格

全国人大的调研报告认为,金融企业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范围边界不够清晰,出资人职责与公共管理职责和行业监管职责的边界不够清晰,存在身份重叠、职责错位等问题。“一些政府部门派出的董事、监事缺乏资本投资运营专业能力或金融从业经验,甚至不具备金融从业资格和任职条件,无法有效履行相应职责,成为安排人员解决待遇的途径。”

在出资人层面,如何根据商业性、政策性等金融机构不同性质,完善授权经营机制,明晰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科学的金融国有资本管理架构,有效发挥国有金融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尚未破题。

报告还提到,由于我国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缺位、出资人职责不够清晰等问题比较突出,容易造成内部人控制。在内部人权利得不到有效约束,风险意识、合规意识又比较淡薄的情况下,片面追求做大做强容易造成决策和投资的盲目性,国有资产流失损失风险较大。

“2017年审计工作报告显示,2010年以来,某国有金融机构境内贷款或投资尽职调查不充分,3.12亿美元融资面临损失。”

调研报告认为,内部人权责不匹配,对重大决策失误、重大投资失误等缺乏有效监管和问责。“某市一家金融租赁公司2017年产生大量不良资产,由累计盈余转为累计亏损,使国有资本金受损。虽然对三十多名责任人进行了问责,但多为记过、警告、通报批评,处理力度偏轻。”

银行薪酬水平工资支出相对较高

调研中发现,国企“限薪”政策在执行中没有做到有效衔接,容易造成政府直接管理的企业与国有企业集团下属金融企业之间的不平衡。

此外,还存在金融机构内部薪酬级差过大以及在“工资”科目以外列支工资性费用的现象。同时,对建立员工持股计划等长效激励机制形式还存在不同意见,亟待研究建立制度、予以规范。

调研中也有地方提出,目前银行业薪酬水平、工资费用支出相对较高的现象值得关注,“2017年,某市18家银行的工资费用率平均为44.96%”。

调研发现,不少金融机构甚至一些地方金融国资管理部门都在盲目追求大规模、全牌照。

“比如有的资产管理公司原本定位在处理坏账和不良资产,现在实际上成为金融控股公司,不仅没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还带来偏离主业、恶性竞争等问题,形成大量潜在风险。”

报告认为,对规模和速度的盲目追求,导致以创新为名的金融资产管理等业务无序发展。大量资金违规进入股市、债市或者以各种资产管理业务的形式套取高回报,不仅挤压了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一些金融机构还通过信托、基金、保险、券商等多重包装、多层嵌套赚取额外收益,进一步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隐性不良贷款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对于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等要求还缺乏全面精确的统计口径和完整有效的评价机制。

在调研中,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多选择各自相对投入较大的行业举例说明,有的只有具体数额、没有增长比例,有的只有增长比例、没有具体数额。

从调研情况看,由于贷款规模、不良率等缺乏分类考核指标,银行基层对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小微企业存在恐贷惧贷情绪,认为其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期,经营困难加重,坏账风险上升,融资总体风险在加大。

报告直陈,这也是造成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原因。

“金融风险形势仍较严峻,在不良率控制、不良资产管理、杠杆率控制、信贷理财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风险隐患。”

调研报告提出,报表反映的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整体水平虽然不高,但呈现上升趋势,隐性不良贷款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此外,潜在信用风险尚未完全出清,个别正常或关注类贷款中仍包含部分多次展期等有较大风险的贷款。一些地方还存在虚假处置不良资产、贷款的五级分类未能准确归类、隐瞒不良贷款、人为降低不良率等问题。

金融风险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调研报告认为,经营性风险不容忽视。一些银行的流动性缺口已经达不到监管部门的要求,有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期限错配问题突出。在控制杠杆率方面,由于与银行表内资产有计提资本准备要求不同,理财等表外资产没有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导致理财、表外、通道、同业等形式“影子银行”的无序扩张。

部分国有金融企业违反国有资产处置制度,在评估过程中不经过评估、备案或者委托不具备资质的评估机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这份报告还提醒,随着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一些风险和问题需要提早谋划应对方案,“随着更大规模的跨境资金流动,境外金融风险对我国的传染效应和溢出效应将增加,金融风险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外资金融机构的增加可能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压力,对我国现有金融体系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形成冲击。伴随我国金融企业“走出去”,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管理、绩效评价和审计提出了新要求,对防范国别风险、保障对外投融资安全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此外,还应当关注资本市场长期低迷,市值大幅缩水,对股权抵押融资的金融企业可能带来的风险及扩散效应。

建设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平台

针对上述问题,刘昆也提到了解决方案。

他说,将加快制定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条例,明确授权经营体制,研究建立统一的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制度,明确出资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按照市场监管与出资人职责相分离的原则,理顺国有金融机构管理体制,“落实凭借国家权力和信用支持的金融机构纳入国有金融资本统一管理,建立重点金融基础设施财务管理制度”。

刘昆表示,将“以公司治理为基础,以产权监管为手段,对国有金融企业股权出资实施资本穿透管理,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强化对资本投向、资产交易、产权流转和境外投资的监督,严格股东资质和资金来源审查,健全监督问责机制,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合理调整国有金融资本在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的比重,推动国有金融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要基础设施和重点金融机构集中。”

刘昆介绍,将通过减持、引资、扩大对外开放等适度降低国有股占比,扩大民间资本股权,既减少对国有金融资本的过度占用,又要确保国有金融资本在金融领域保持必要的控制力,“规范金融企业与国家的收入分配关系,准确反映收支预算”。

刘昆说,将“依法依规限制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到金融机构从业行为,规范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离职后到与原工作业务相关单位从业,防范道德风险和利益输送”。

同时,完善国有金融机构领导人员选任和考核问责机制,强化党内监督。

“深刻认识全口径报告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对于切实摸清家底、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提升管理公信力,推进国有金融资产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他表示。

刘昆要求,要加快建设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相关地区、部门单位互联互通,全面完整反映国有金融资本总量、投向、布局、处置、收益等情况。

“按照全口径、全覆盖、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建立健全统一的国有金融资本统计监测制度。明确和规范报告的范围、分类和标准,全面夯实报告的管理基础。”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