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芝麻最多的烧饼”将换新店 确定了位置会第一时间通知

2018-08-06 09:13 北京晨报

西城白塔寺后平安巷里的徐记烧饼铺的烧饼被称为“老北京芝麻最多的烧饼”。从1993年开业,店里的芝麻烧饼、糖火烧,螺丝转每天都是做多少卖多少,从来没剩下过。日前烧饼铺贴出关张通知,昨天营业最后一天,天气炎热也难挡顾客热情。烧饼铺老板称,已经在寻找新址,希望给老店换个更大环境更好的地方,“一旦确定了位置,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伙儿。”

顾客排队购买徐记烧饼。 北京晨报记者 王巍/摄

最后一天 门前排百米长队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而徐记烧饼铺也能凭着香味把走在大街上的“吃货”吸引到白塔寺后面的这条小胡同里来。昨日的平安巷更加热闹,排队买烧饼的队伍竟然拐到了旁边的胡同里。原来,徐记烧饼铺今天就要暂时关门歇业,想到暂时吃不到这一口儿了,左邻右舍赶紧来囤货,也有人大老远来合影留念。

只见一家房檐下支着雨搭的小铺门前排着长队,不断有人从窗口前拎走一袋又一袋的烧饼。店铺的窗户上贴着“徐记”两个红字,透着喜兴。烧饼铺门脸不大,敞开的窗户外放着一个玻璃柜,上面贴着支付二维码和关店通知。记者到时,玻璃柜里空空如也。老板徐女士赶紧解释道,“这是放炸丸子的玻璃柜,今儿忙得没时间炸丸子,您要是要丸子,就把名字、电话写一下,晚上炸完了给您打电话再来取!”而从老板身后向窗里望去,后厨有四五位师傅挥汗如雨,正在赶制烧饼。

寻找童年 携家来买烧饼

“您别着急,为了大家伙的热情,我们今儿也豁出去了,得等所有人都买上了烧饼,我们才关门!”女老板的几句贴己话,让酷暑中排队的人心里爽快多了。记者发现,每每有顾客来店里买烧饼,都要先到店门照相留影,再进胡同排队。大家互相不认识,说起烧饼铺的事儿都打开话匣子,成了“自来熟”。

“我家就住在附近胡同里,这烧饼铺几乎是我家食堂。早饭来个烧饼就着一碗炸豆腐汤,中午懒得做饭,买点酱牛肉,买俩烧饼,夹着一吃,爽!”年过六旬的“老北京”李先生说,从1993年徐女士一家人开了这间烧饼铺子,他几乎天天光顾不落空,左邻右舍也都很喜欢这家的烧饼。“从最开始一个烧饼四毛钱涨到现在一块二,十几年了,不算多。大冬天的大家也爱往这儿凑,坐在胡同口,吃着热烧饼,要点炸丸子,再喝口小酒,一抬头就能看见白塔,真是打心里美呀!”

在排队的人中,一个三口之家尤其显眼。孩子父亲于先生告诉记者,他是90年生人,从小就住在这条胡同里,“可以算是吃着这家烧饼长大的,烧饼就是放学后的零食。”他说,十几岁的时候全家搬到通州,“从网上知道烧饼铺要关门,我这专门带女儿回来尝尝我小时候的味道。”

找寻新址 坚持做好烧饼

直到昨晚七点多,烧饼铺门口的“长龙”还没见“尾巴”,“今儿从早上六点开门就没闲着,排队的人也没断过。我特别感激大家的热情,也很舍不得这些老街坊。”徐女士说,1993年她下岗回家,当时国家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她就开起来了这间烧饼铺。本想就是养家糊口,谁想到生意越来越火,每天能卖出上万个烧饼,“还是大家伙的帮衬”。

她说,因为店面原因暂时停业,“我们正在找新店址,就在附近找,换个更好更大的地方接着干!”说起将来,徐女士信心满满,“我给大家不但留了手机,还留了家里的座机,有人想吃这口儿,随时联系。谢谢大家的厚爱,特别感激。我也会尽力把老北京烧饼做下去。”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