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国企开放日 新时代再谱新篇|转型特色电影产业园 北京铜牛亮出新名片

2018-06-11 13:39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6月11日讯(记者都基强) 乔杉、霍建华、杨立新……提到这些为人熟知的演员,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起他们参演的影视作品,不过却很少有人见过他们本人。但在铜牛电影产业园,入驻的企业员工不但能够有机会见到自己喜欢的演员,甚至还有机会与他们洽谈业务。谁能想到,这个三年前还是用来堆放布料和放置成品的老旧厂房,如今已经成为充满了艺术气息的电影人创作的沃土。

老旧厂房转型电影产业园

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北京市人民针织厂,始建于1952年9月。1997年,该厂以铜牛品牌为龙头,由十几家针织企业进行了重组,现已发展成为以品牌服装的研发、营销贸易为核心业务,发展以信息科技和文化创意为方向的现代服务业,具有综合实力的知名品牌企业。为了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升级,2015年,铜牛集团从太平庄库区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升级开始,与合作方共同投资搭台,打造了占地30亩,预计建成后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米的铜牛电影产业园。

据铜牛集团党委副书记谢振辉介绍,“园区从一开始就明确,入驻的企业必须和电影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为了避免同质化,我们优先选择先前入驻园区产业链上没有的企业。再加上园区规模不大,通常限定企业的租赁需求在400平米至1000平米之间,当然一些特别优质的企业可以适当放宽条件,从而保证每个链条上能有3-4家企业。”

记者观察发现,园区内的建筑是在旧厂区的基础上进行改建的,在保留了老厂房建筑外表面肌理感的同时,还增加了现代元素,使得建筑整体风格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入驻其中的公司在业务领域上也各有侧重,涵盖剧本创作、电影投资、明星工作室、电影摄制、院线等方面。“到目前为止,园区共入驻了50多家企业,入驻率达到了100%。”谢振辉说。

三大平台助企业健康发展

产业园在引入企业的同时,也注重入驻企业间的协同互助。2016年,铜牛电影产业园联合园内10余家影视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主旋律电影产业联盟”。这是国内首个以主旋律电影为主题的电影产业联盟。2017年起,联盟共同打造、合作完成了《长江救援》、《天堂无战事》、《八千湘女上天山》、《甘南情》等影视项目,获得广泛好评。如今,已有40多家企业加入到了联盟当中。

好的电影离不开好的音乐。2017年12月31日,铜牛电影产业园与中国传媒大学版权经济研究所、言之有范联合主办了国内首家影视音乐产业联盟筹委会新闻发布会,致力于推动影视音乐创作市场化、链条化发展,推进音乐版权正规化。铜牛电影产业园董事长刘国宁表示,“音乐产业联盟的作用之一,就是保护影视音乐创作者的知识产权,让优秀的作品更广泛地传播,同时为影视音乐创作者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铜牛集团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兼顾社会效益。2017年3月,北京市首个“明星义工”分会也在铜牛电影产业园成立。据悉,该分会的成立的宗旨,是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指导下,团结影视业内的从业者,借助明星的社会影响力,号召更多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

品牌焕新服务副中心功能定位

“铜牛电影产业园是铜牛集团向时尚界转型发展的新名片,也是公司进军电影文化产业决心的体现。”谢振辉对记者说。作为老国企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试点项目,电影产业园在短短三年时间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园区内除了入驻企业之外,还有铜牛集团旗下的高科软件有限公司及铜牛品牌运营中心校服定制中心。“铜牛高科软件公司正计划打造智慧园区平台,让企业小到水电报修,大到项目对接、设备租赁等,都能通过平台快速实现。”谢振辉还表示,“铜牛校服定制中心作为展示铜牛服装品牌的窗口,未来也会参与到影视制作中来,推出影视服装定制等业务。总之,要让铜牛自身的资源发挥出整合优势,形成有效联动,从而加速品牌的建设推广。”

此外,在运营已有产业园的经验基础上,铜牛集团还计划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通州区张家湾一带打造一个以文创、体育电影为基础的铜牛体育电影产业园。园区将涵盖研发创作、孵化交易、体验服务、活动展示、投融资等核心环节的产业生态圈。力争打造国际体育电影产业平台、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新地标,服务于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建设发展。

责任编辑:郑雪(QF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