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处罚+严监管下的“开门红” 2017保险业到底经历了什么?

2017-12-28 16:32 千龙网

千龙网经济综合报道 2017年对于保险业来讲,可称得上是有史以来监管最为严厉的一年。在强监管下,保监会及地方保监局不断加大罚处力度,据统计,2017年以来保监会公开发布了20余项政策法规,开出监管函37份,罚单逾900张,刷新历年最高纪录。在这种形势下,保险业的发展速度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行业市场环境反而不断得到优化。“开门红”超预期,4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也迎来了股价齐涨。

保监会下发37张监管函关联交易问题突出

2017年,保监会公开披露了37份监管函,而2016年仅为16份,数量上创下近年新高。其中,有20份涉及公司治理问题,6份涉及产品问题,6份涉及电销不合规问题,另有涉及超业务范围经营、偿付能力不达标、资产类别调整、车险业务违规、投资管理问题各一份。

公司治理主要问题集中在公司章程与“三会一层”运作、内控与合规管理、关联交易管理以及股东股权等方面。其中,董事会运作不规范、关联交易管理不合规、内控审计管理弱化、薪酬考核机制不到位四个方面问题较为突出。

因公司治理问题被下达监管函的公司全部都有关联交易管理不善的问题,包括关联方档案不完整、重大关联交易未识别报告、部分关联方信息缺失等。股权管理方面,除了昆仑健康保险已被要求处理违规股权,还有6张监管函中提及股东股权问题,其中针对长安责任保险、华汇人寿、君康人寿等三家公司监管函中明确提及“将处置违规股权”。

此外,电销业务不合规行为和产品设计违规也是今年监管的重点领域。11月,保监会针对人身保险行业产品问题连续向三家公司下发监管函,显示保监会强化产品管理的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保监会及各地保监局开出的发单量也创下历年最高纪录。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保监会开出了47张罚单,各地保监局出具了860张罚单,总计907张罚单,罚没金额超过1.1亿元。对比来看,2016年保监系统累计罚款为7836万元,今年罚款金额同比增长超逾40%。处罚原因多为编制提供虚假资料、虚列费用、违规运用保险资金、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聘任不具有任职资格的高管人员、未能按时上报审计报告,利用职务便利为其他机构和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等。

仅15家险企获批 保险牌照发放收紧

今年保监会明显收紧了保险牌照的发放。从获批的数量来看,截至目前,包括刚刚获批的三峡人寿在内,仅15家险企获批开业,其中近半数是在今年前两月批复的,与去年相比批筹明显放缓。

今年前2个月,横琴人寿、复星联合健康保险、中远海运财产保险自保、众惠财产相互、人保再保险5家公司相继获批开业,随后,华贵人寿在4月获批开业。正当有人猜测保险牌照的批筹将与去年的“节奏”保持一致时,监管则迎来了大转变。

6月22日,《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开业验收工作的通知》下发,保监会拟收紧对新筹建保险公司股东资质、入股资金来源、股权结构等多方面的审查,在全面强化保险业务监管的同时,保险牌照的发放也将收紧,获批开业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少,实力雄厚者居多。

尽管之后爱心人寿、汇友建工相互保险、招商局仁和人寿、永诚保险资产管理、中国人民养老保险5家保险公司先后获批,但这些公司的股东背景深厚,并非一般资本可望其项背。从保监会拒绝保险牌照申请的理由来看,涉及股东或拟任高管资质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经营定位不明确、缺乏创新元素等。于是,资本对保险牌照的热度开始消褪。下半年以来,包括飞天诚信、金杯电工、美盈森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拟终止发起设立保险公司。

在此背景下,一些资本将目光投向香港保险市场,也有资本把获取保险中介牌照作为切入保险业的新入口。完善保险中介市场是一个健全的保险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方面来看,监管方向也会推动保险中介机构加深保险市场的参与程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保险中介牌照获批数量稳步增长。今年已有30家保险中介公司成立,包括10家保险代理公司、17家保险经纪公司,以及3家保险公估公司。

政策法规多管齐下 “最严监管”将延续

实际上,保监会2016年末就强调了“保险姓保”、“监管姓监”,表示将从严从实加强监管,积极稳妥处置潜在风险点,确保让监管真正“长上牙齿”,这就为2017年保险业的监管方向定下了基调。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日前在2017保险法律年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保监会新出台或者修订多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4月份以来陆续出台制度24件,修订制度4件,增补条款42条、修订67条、删减34条,保险监管制度笼子正进一步织牢织密。

特别是4月后,保监会接连发布“1+4”系列文件,针对保险市场主体在偿付能力、产品开发、业务经营、资金运用等方面存在的乱象问题,部署保险机构开展了偿付能力数据真实性自查、车险市场专项整治、自查产品销售宣传、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排查等8项自查工作。

不过,真正让保险公司紧张的是“134号文”和“136号文”的下发。“134号文”针对的是人身险产品的设计,“136号文”针对的是人身险产品的销售。曾有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虽然不少险企在“134号文”下发后就开始加大产品开发和申报力度,但是在10月1日前拿到批文的不多,尤其是万能险产品,在报批的多家机构中,仅复星保德信的一款产品成功“闯关”。这可能直接影响各家公司“开门红”的业绩。

但在一系列严监管工作背后,是意在推动保险业回归保障的“初心”,纠偏厘清了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事实上,对于保险市场来说,严密有效监管更利好行业长足发展。一方面,营造了更加健康、注重保险保障的市场环境,助推行业优化业务结构,推动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减轻行业恶性竞争给优质上市险企带来的经营压力。 2018年这种严监管在势必将延续下去。近期,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一座谈会上公开表示,保监会将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有效弥补制度短板,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治理保险市场乱象,切实防范和平稳处置市场风险,深化保险监管和市场改革。

保险“开门红” A股上市公司股价齐涨

事实证明,“134号文”可能影响保险“开门红”业绩的说法并未站稳脚跟。按照规定,“快速返还+万能险账户”类产品的叫停,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保费下滑,确实往年此类产品是保险公司销售过程中重要保费来源之一。

然而,自10月起,随着各家保险“开门红”的推出及销售,不少产品却并未受到影响。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大上市险企11月实现寿险保费收入557亿元,同比增长16.01%,除仍处转型期的新华保险外,其余险企保费同比均现增长。

事实上,随着10月、11月符合新规的寿险产品热销,以及寿险公司尤其是大型险企保费的继续增长,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看好寿险2018年的“开门红”业绩,甚至有分析师预测2018年“开门红”保费增速为10%-15%,2018年保费增速及新业务价值增速将维持20%以上。

保险业这几年的发展速度也是有目共睹的。2016年保险业增速是GDP的4倍以上,这在所有行业当中都是亮眼的。统计数据显示,监管环境完善带来了积极变化。今年前三季度,全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0457.32亿元,同比增长21.01%。其中,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分别增长14.54%和23.43%;赔付支出8327.27亿元,同比增长7.44%;保险业资产总量16.5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69%。 

此外,4家A股上市的保险公司也迎来了股价齐涨。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2月27日,4只保险股股价涨幅远超市场水平,中国平安股价涨逾99%;新华保险的涨幅超过55%;中国太保的涨幅超过52%;中国人寿的涨幅较慢,接近28%。

从业绩表现来看,4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总体表现优异,根据三季报数据,归母净利润同比去年同期均实现增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寿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7.4% 、5.3%、23.8%和98.3%。(数据来源:国际金融报 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何珊(QO0001)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