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14年高增长的消费驱动力

2017-12-22 08:21 北京商报

来源标题:14年高增长的消费驱动力

实体经济的消费驱动力日趋强劲。12月21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今年11月全国消费市场保持稳中有升,其中网络零售、实体零售表现亮眼,在此基础上,预计今年社消总额增速将保持在10%以上,也就是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也将进一步显现。业界认为,在现有的扎实基础上,明年国内消费市场仍将稳中有进,其中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等领域消费仍待进一步挖掘。

“稳定器”和“压舱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月全国社消总额达3.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较10月加快0.2个百分点,消费市场的强劲表现,不仅归功于高速增长的网络零售,也与实体零售继续回暖关系密切”,高峰介绍,今年以来,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线上线下融合发力趋势愈加明显,今年“双11”又逢周末,实体零售企业纷纷加入,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1月商务部重点监测企业百货店、购物中心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2%和7.4%,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1个和0.3个百分点。

而“双11”较大的促销力度,也刺激了消费升级需求进一步释放,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明显加快,11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化妆品、服装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3.9%、21.4%和9.5%。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风生水起,不仅给百姓带来满满的获得感,也给中国经济带来强劲的牵引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日益增强”,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孟庆欣曾做出这样的评价。

高峰也直言,我国消费已经进入了需求多元发展、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优化升级的新阶段,2014年起,消费成为了国民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逐步提升至近65%,“目前消费领域的主要矛盾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平衡、不充分,明年商务部将重点针对当前消费实际需求,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动能。”

具体来说,首先是增加市场有效供给,我国将以筹备组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实施流通品牌化战略,多措并举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促进中高端消费,让消费者充分享受发展的成果。而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获得感,相关部门将推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

高增速兼顾结构升级

增速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消费市场内部结构升级也随之推进。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发布的《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指数报告》披露,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具体结构看,2000-2016年,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的消费在城镇居民整个消费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尤其是食品烟酒类消费,已从2000年的39.18%降至2016年的34.37%;同时,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的消费比例不断提高。

“如果将社消总额拆分开,有几部分的贡献尤为明显”,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分析称,除了网上零售的领头羊作用外,农村消费近些年表现亮眼,增速已经高于城市消费,而无人值守商店等特色消费形式也十分“受宠”。他进一步指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新消费呈现抬头趋势,更多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原产地、无公害、有机商品,更倾向于使用手机通讯、电子商务等信息消费品。

在洪涛看来,国内消费市场已经形成了实体消费、服务消费六四开的格局。“不过服务消费的增速更高,其中包含的金融服务、无现金消费广受欢迎”,洪涛进一步指出,全国各地掀起的“马拉松热”则印证了健身消费的崛起。消费结构升级的另一大动力,来自于消费主体的变化。美国著名研究机构ComScore的统计显示,中国内地25-34岁主力消费人群占据总人口比例早已超过30%,远超世界和亚太地区平均水平,这一群体更加注重品质与服务,追求个性化、新鲜刺激多样化、高品质、体验式消费。

而为了给更高质量的消费铺路,近年来决策部门也先后部署了多轮扶持政策。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破除阻碍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推进人口城镇化为抓手壮大消费群体,激发市场内在活力。

新消费背后的潜力

扎实的基础往往预示着更明朗的前景。洪涛指出,在现有多领域的强势带动下,明年全国社消总额增速仍将继续保持在10%以上,其中,网络零售额增速有望维持在20%左右。中国商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市场分析也预计,明年国内社消总额增速将在10.1%左右,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表示,明年元旦、春节期间,品质消费、中高端消费等特征进一步突出,而旅游、体育的快速增长也将带动相关商品消费。

不过有业内专家指出,虽然近些年在养老、教育、文化、健康等领域国内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但市场上仍缺乏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我国消费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有效供给不足”,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分析称,一方面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让中高端消费在国内得到释放;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监管,规范国内市场秩序,让消费者放心在国内消费。

在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看来,随着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农村居民成为新城镇居民后,相关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服务消费类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此外,随着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对服务型消费支出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及保险领域的消费金融需求必将不断涌现”。

除了供给侧改革发力,在需求侧也仍有潜力可挖。“首先要改善居民收入占比,让百姓钱袋更鼓,目前我国劳动者薪酬占GDP比重仍比世界平均水平稍低,应该在企业利润再分配中减少企业留利,增加劳动者所得”,刘元春表示,此外,还需加强居民制度保障,让百姓花钱无忧,当前我国家庭预防性储蓄太高,百姓总想着养老、教育、医疗,不敢消费,政府要构建民生安全网,增加保障性公共服务。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