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重温老城记忆 还老街坊们一个舒适的家

2017-12-20 08:3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重温老城记忆 还老街坊们一个舒适的家

千龙网北京12月20日讯 四合院和胡同肌理是北京这座老城最有价值的部分,宅院风貌重现是无数北京人共同的愿望。这一切,随着《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推进;随着前门东区疏解、腾退、修缮及整体提升改造项目的实施,渐渐地成为了现实。

草厂四条街景

草厂四条街景

走进草厂四条36号院,这是一个看起来似乎还很破旧的老院子,可是,来自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BIAD)的董事长、总建筑师朱小地已经在这里进进出出、修修改改,足足花费了数年的时间。这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中,其实隐藏着许多微细的变化。房屋破旧、设施陈旧、停车困难、居住人员密集等问题是老四合院的通病,但如果仅仅对院落拆除重建,也就敲碎了居民的胡同记忆。

草厂胡同四条36号旧门

草厂胡同四条36号旧门

作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朱小地希望这个四合院可以“留住时光的印记、留下历史的信息”。出于对北京传统建筑的尊重与敬畏,朱小地对四合院中老旧的一砖一瓦、一廊一柱,都以惜物如金的心态尽量去挽救和保护。在草厂四条36号这座保留着稀有原真性的传统四合院中,朱小地将具有保护意义的老材料加以逐一编号、修缮,将老物件尽量维持原样,营造“修旧如旧”的视觉印象,留住时光的印记、留下历史的信息。

草厂4条19号院

草厂4条19号院

为满足院落的功能需求,他选择在古建筑木屋架内部新建玻璃房子作为使用空间。在上边盖上了聚酯瓦楞板用作屋顶,不仅让古老的屋架成为记载历史的载体,更增大了采光,让室内的人透过玻璃欣赏古建之美。

草厂4条19号院

草厂4条19号院

在草厂四条19号院的改造中,BIAD总建筑师胡越坚持不做“炫”的建筑,传递真实、准确的历史信息。为保证院落空间的基本形态、保留城市的肌理,还原一个真实的四合院空间,胡越结合四合院采光、通风不好,杂乱不够静谧等问题,通过微干涉的改造方式,翻修了院子的门窗,增大公共空间。并巧妙运用了盒子的形制,增加了厨房的空间,保留整体风格和木结构的方式。此外,他通过改变院落结构,将两进院改造成一个独院、一个杂院,并对院子进行加建、拆建,使住在院子里的人重新体验到传统合院的静谧安逸,获得生活的尊严和乐趣。

草厂5条28号院

草厂5条28号院

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城文脉累积最为显著的区域,但空间小、住户多又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尊重每家生活习惯的同时通过空间设计的手法调节公私界限,在现有基础上提升空间品质呢?从小在胡同中长大的BIAD建筑师董灏在草厂五条28号院的改造中,调整了庭院的形状及尺寸,将四合院中的两户面积、条件调整为近似。并为可乘凉的古树做了树池,旁边加建长椅,丰富院落公共空间。使用不同材质的窗、门框,增加两户不同空间的识别性,切实改善了居民的居住品质。

草厂5条28号院

草厂5条28号院

至今,草厂片区已经有29处四合院经过曾参与设计过众多地标建筑的建筑大师之手,完成了修缮改造。

保留旧窗框

保留旧窗框

“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建筑形态,通过恢复性修建,最大限度留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是我们的责任。”BIAD董事长朱小地表示,胡同、四合院承载着多样的民生需求,只有在整治过程中满足了这些需求,才能真正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质。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