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海信回应收购东芝始末:“捡垃圾”还是“布棋局”

2017-12-08 09:12 中国网

近日,海信电器收购日本东芝电视的消息发布,引发各界再度将关注的焦点投向海信的全球化布局。收购日本电视巨头东芝,反击、起诉夏普专利侵权,在美国黑色星期五大促中一天即销售52万台4K电视……海信集团的国际化“动静”有点大。

收购东芝,这步棋对海信来说,是国际化布局的优化,还是如外界质疑提出的“捡垃圾”?海信的国际化之路走得如何?国际化的“翅膀”能否助力海信,这个连续13年在国内份额第一、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前三的电视品牌,领衔中国企业冲击全球彩电老大?

收购东芝是“捡便宜”还是“捡垃圾”?

近日,海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东芝株式会社在东京联合宣布: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简称TVS)股权的95%正式转让海信,转让完成后,海信电器将享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并拥有东芝电视全球40年品牌授权。该项股权转让金额暂计为129亿日元,预期将于2018年2月底完成交割。

TVS公司主营东芝电视及各种周边产品(包括商用显示器及广告显示器),并在日本拥有优秀的研发团队,在电视画质、芯片、音响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功底。

海信集团总裁、海信电器董事长刘洪新表示,收购后,海信将整合双方研发、供应链和全球渠道资源,快速提升市场规模,加快国际化进程。

为什么是东芝?

“本次海信收购东芝电视始于今年4月初。据日经新闻等日本媒体报道,东芝计划出售其电视业务。”海信集团品牌总监朱书琴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海信得知此信息后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东芝电视在技术、质量等方面有深厚的累积,尤其是在图像显示、画质、芯片等方面,而海信电视在智能化技术和内容运营方面拥有领先的优势,双方可以在技术和质量方面相互取长、相互借力,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海信分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品牌价值来看,东芝电视目前的亏损是由于其规模小、成本高以及效率低。但东芝品牌历史悠久,是世界知名品牌,并且曾经是电视行业领导者,其品牌影响力和品牌溢价能力仍然较高;而海信电视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进入全球前三,海信在海外市场的自主品牌收入大约占全部出口收入的60%,在全球主要国家都拥有销售渠道、销售机构以及销售和服务人员,收购后将东芝的品牌影响力与海信的全球渠道资源相结合,将有利于迅速提升东芝电视的市场规模。

从技术价值来看,东芝电视在图像处理、画质芯片、音响等方面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海信电视在智能化技术及内容运营服务以及激光电视等新型显示产品和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收购后可以在电视技术、产品方面共享资源,互相补充提升,同时这也有利于缩短东芝电视产品上市的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

此外,海信电视拥有采购和制造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收购后通过与东芝电视共享供应链资源,可以降低东芝电视的成本,提高东芝电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为什么是海信?

东芝作为历史悠久、世界知名的电视品牌,收购其股权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的确,据媒体报道,有意收购东芝电视的企业不止海信一家,国内外电视企业都有,而且某些企业此前与东芝有过深入的合作,从东芝对于收购方的熟悉程度看,海信没有任何优势。

“但海信电视在技术、规模和品牌运营能力上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尤其是在日本市场,海信电视是唯一进入并发展自主品牌的中国企业,也是除日本本土品牌之外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这是海信能够从竞争中胜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朱书琴说。

据悉,在完成东芝收购之后,海信将进一步拓展电视业务的研发、品牌和营销的全球布局,实施多品牌战略,在日本将向市场占有率第二位发起有力的冲击,同时可以将海信的全球渠道资源与东芝的品牌影响力相结合,迅速提升整体销售规模。

也有观点质疑认为,东芝电视是负债累累的“洋垃圾”,认为并购将会为海信的盈利带来资金压力。还有媒体报道称,“今年东芝TVS负债总额扩大到16.27亿元,再加上7.54亿元收购金,这意味着海信实际上付出了24亿元的代价”。

对此,朱书琴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本次收购所需资金均是海信电器的自有资金。“某些媒体分析的所谓本次收购海信实际上付出24亿元的代价,这个分析显然不对。”首先,是目前上市公司公告中已经明确,收购资金129亿日元(约7.98亿元人民币)并非双方最终的交割价格,该价格是根据2017年3月31日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得出的交易价格,双方将根据交割日的交割报表数据对购买价格进行调整,确定最终交割价格。

其次,任何企业都不能仅仅依赖股东投入的自有资金来运营,企业都会负债经营,包括通过银行信用借款或通过商业信用获得付款账期,而且这些负债是随着企业经营不断周转和变化的,到期偿还这些负债是企业自身的责任,并不是股东的责任需要付出这些资金。从本次并购规模和海信电器自身的财务状况看,并购不会给海信带来资金和盈利的压力。

根据公司发布的相关公告,海信电器2016年末账面的现金类资产约55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为40.02%。

“目前收购协议已经正式签署,后续将向商务部进行反垄断申报,完成反垄断审批后,双方将正式进行股权交割。”朱书琴表示,本次收购后,双方将在重点在企业文化与管理方式的融合、技术、质量管理资源的共享融合、供应链资源的共享融合、双品牌运营与渠道资源的共享融合等方面实施整合和共享。

顺境逆境海信走向国际“动静大”

近期,海信的另一件事情动静也比较大,同样贴上了浓厚的国际化标签。

针对夏普近期在美国发起的一系列“碰瓷”式的诉讼,海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信电器日前正式向北京和青岛两地法院发起诉讼,指控夏普多达十几款在中国国内销售的电视机产品侵犯海信发明专利权,涉嫌侵权产品在中国三十多个省市有售。涉案专利主要为“一种背光控制方法、装置和LED电视”以及“背光驱动电路和电视机”等两项专利,并均在有效期内。海信在诉状中要求法院判令夏普立即停止侵犯其专利权,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权产品,及销毁侵权产品等诉求,两地法院已正式立案受理。

事情的缘起是,2015年,夏普将其在北美的墨西哥工厂交给海信,同时将除巴西以外的美洲市场上夏普商标的五年使用权也转让给海信。2016年被富士康收购后,夏普违反契约要求终止品牌权,并采取了系列“破坏式”的行动,如采用诉讼甚至动用向美国政府发起337调查案等各种手段,企图拿回“夏普”。

据悉,当地时间12月5日,美国加州北区法院正式就夏普诉讼美国海信一案作出判决,支持了海信提出的动议,并裁定该案件必须提交新加坡仲裁,直至新加坡仲裁中心完成该案才有继续审理的可能。届时,如果夏普想继续审理此案,海信亦可提出动议驳回此案。

有业内专家分析称,夏普的诉求未获得支持,海信在此事上的成熟应对无疑是中国企业面对国际纷争的一次教科书式的案例。

“企业走出去,有顺境也会遇到逆境。”海信集团知识产权部有关负责人说。本次专利诉讼也代表了中国企业在面临外资品牌专利壁垒时,正在探索积极应对之道。

事实上,海信国际化之路起步于十几年前。早在2000年,海信收购韩国大宇集团位于约翰内斯堡高科技工业园的工厂,建立了一条南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电视生产线,这也是海信在海外的首条电视生产线。2013年6月,海信与中非基金共同投资建设的海信南非工业园又正式投产,年产电视、冰箱40万台。

此后,从收购夏普墨西哥电视工厂、到海信捷克公司完成注册正式成立,到海信美国公司进入美国多家全国性大型连锁渠道,海信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

目前,海信已连续1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进入前三,且呈现高速发展状态。以美国为例,今年前九个月,海信在美国的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54.4%,在刚刚过去的黑色星期五大促中,海信一天即销售52万台4K电视,并且都是自有品牌。

据介绍,截至目前,海信已建有17个分公司,实施本土化经营,建有3个生产基地,实施区域化生产,并在海外拥有了7个研发机构。海外分支机构覆盖了欧洲、美洲、非洲、中东、澳洲及东南亚等全球市场,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技术立企从规模最大到实力最强

与很多国内企业以OEM(贴牌生产)出口方式为主不同,海信连续多年在海外市场建设海信品牌基地,在全球主要国家都拥有销售渠道、销售机构以及销售和服务人员,海信电视在海外市场的自主品牌收入大约占全部电视出口收入的60%,并且海信电视在南非和澳洲已经占据市场第一的位置,美国及欧洲市场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在日本市场,海信电视也是本土品牌之外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

今年以来,海信清晰地确定“U+Q”和激光显示两大发展方向。除了在4K超高清、人工智能、曲面等行业发展趋势上立于潮头,同时还在大屏市场上建立自主技术的 ULED 电视产品布局,并在高端超大屏市场上建立新一代显示技术的激光电视布局。

另一方面,海信的海外研发机构加力抢占创新制高点。截至目前,海信在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以色列等已设立了7处海外研发机构,其中3家位分别位于硅谷、亚特兰大海信美国总部及新泽西。其中硅谷研发中心正在显示技术、芯片、光通信、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等领域发力。

值得关注的是,从全球来看,在彩电市场处于低潮,韩国和日本的彩电整体出货量占有率持续萎缩的背景下,中国电视企业整体出货量和份额则逆势攀升。以海信为例,2016年,海信集团实现1003.31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海外实现35.3亿美元的销售收入。2017年1至9月,海信国际营销实现29.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2%。

未来,海信的国际化步伐还将继续提速,“后续,海信仍将坚持‘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理念,密切关注与海信主导产业多媒体、家电、IT智能系统等相关的技术、人才、品牌、渠道等领域的并购机会。”朱书琴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责任编辑:詹婷婷(QT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