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破解“蒜你狠”难题 “中国大蒜之乡”这么干

2017-11-21 11:29 科技日报

来源标题:破解“蒜你狠”难题,“中国大蒜之乡”这么干

从每斤3元“火箭般”蹿升到10元,再“急速”跌到每斤不到2.5元,“过山车式”的蒜价波动,反映出“中国大蒜之乡”山东金乡正面临的一个尴尬事实——尽管全县上下都在努力挣脱“大蒜初级加工者”形象,但人才、资金、技术三重难题阻挡着这群奋斗者的热情。

破解“蒜你狠”难题,何解?11月10日,地处鲁西南平原腹地的金乡邀来一批“贵宾”:中国农科院李锡香研究员、中国农大倪元颖教授、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苏彦华研究员、新疆医科大学陈坚教授……

史上首次,金乡将国内几乎所有与蒜有关的研究者请到一起,邀请大家出谋划策,解决上述难题。

“蒜你狠”富了投机者,伤了种植者

金乡,可能是国内唯一一个“全县农民都在种蒜”的农业县。

顶峰时期,这个人口只有65万的小县城自有蒜田60万亩,并带动起周边200万亩的种植量,700多家大大小小的大蒜储存加工企业将金乡大蒜送到全球168个国家,一度占到全国大蒜出口量的七成。

但在金乡县县长郑士民眼中,量上的“花团锦簇”并不能掩盖质上的欠缺。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一方面,由于常年重茬种植,部分地块大蒜品种退化严重;另一方面,大蒜精深加工产品太少,附加值需要提升”。

种蒜卖蒜,而不是卖蒜产品,加大了大蒜市场的风险。金乡县科技局局长周涛告诉记者,每到大蒜上市前后,一些投机性蒜商大批进驻金乡,将蒜价作为高抛低吸的牟利工具,利用流通环节的“囤积居奇”和资金炒作主导着忽高忽低的蒜价,而受损失的只能是种蒜农民。

大蒜,亦药、亦食。根据中国农科院李锡香研究员的研究,大蒜“消毒杀菌、预防癌症、抗衰老”。在德国,她看到,将大蒜加工成大蒜素的销量已经超过大众药品阿司匹林。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生产一吨纯度为10%的大蒜素,需要10吨大蒜,而前者的售价却是20万元,这样每斤大蒜增值到20元”。

实际上,大蒜不止产出“大蒜素”,还有大蒜多糖、蒜酶……

但长期以来,金乡蒜企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大蒜的这些副产品,为何?

蒜企“忽略”高附加值产品“有苦衷”

在华光集团装饰考究的展厅里,以蒜为源头加工而成的调味品、饮料、富硒保健品乃至食品添加剂等琳琅满目。

作为金乡出口企业群里的“领头羊”,华光将大蒜初加工后的产品出口做到了“极致”——大蒜单品创汇数亿元的成绩让其在国内“傲视群雄”。不过,对当家人李敬峰来说,一方面,大蒜初加工的利润“薄如蒜片”;另一方面他虽已掌握了大蒜素、大蒜油等部分精加工技术的核心,但迟迟未能形成生产力。

为何手握技术不做产业?中国农业大学倪元颖教授透露了其中原因。他认为,蒜企都知道深加工产品附加值高,却很少涉及,原因在于资金、技术、人才、风险四方面的顾虑,“一款精深产品需要大量投入,对中小企业来说很吃力,但风险在于市场不认可怎么办?同时,国内研究大蒜的人才少之又少,没有人才谁来攻关精深技术?”

“生产一吨蒜片需要三四十吨水,同时还产生废水,大蒜深加工产生的废水如何处理,也考验着企业的研发功底和资金财力。”倪元颖说。

不过,此次金乡将国内四面八方的大蒜高端专家“约到一起”,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打开了一条通道。比如来自江南大学的汤鲁宏教授刚刚和金乡企业隆祥达成协议,投资50万元将大蒜废水“吃干榨尽”。而更多的企业也在这次聚会中与专家共同寻找机会,毕竟,合作的火花是“碰撞”出来的。

这一切,让会议召集者周涛喜上眉梢,“万事开头难,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