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麦当劳业绩下滑严重,如今中信入主,两位数增长能实现吗?

2017-08-10 08:59 财经火锅

来源标题:麦当劳业绩下滑严重,如今中信入主,两位数增长能实现吗?

1

 

8月8日,麦当劳宣布与中信股份、中信资本以及凯雷投资集团的战略合作已经顺利完成交割,新公司将运营和管理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

2

新麦当劳中国将成为麦当劳在美国以外最大规模的特许经营商,运营和管理中国内地约2500家麦当劳餐厅,以及香港约240家麦当劳餐厅

当日,新公司还宣布了中国内地“愿景2022”加速发展计划。表示预计到2022年底,麦当劳中国销售额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两位数,餐厅将从2500家增加至4500家,开设新餐厅的速度将从2017年每年约250家逐步提升至2022年每年约500家

届时,约45%的麦当劳餐厅将位于三四线城市,超过75%的餐厅将提供外送服务,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充分便利。

可以看出,“愿景2022”表达了新麦当劳中国对于麦当劳未来快速扩张的野心,那么为什么麦当劳选择此时携手新伙伴?

麦当劳业绩下滑,市场竞争太大

其实,麦当劳作为全球知名的快餐连锁品牌,这几年面临着历史上最严重的业绩下滑困境。

2014年开始,麦当劳营收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下滑,2014年四季度,第一大市场美国,净利润大幅下滑21%,第二、第三大市场亚太、中东和非洲运营利润也大幅下滑44%

2015年,麦当劳美国官方表示,麦当劳今年全球关店数在700家。其中,今年将在美国和中国关闭表现不佳的220家门店。

作为中国第二大快餐连锁店的麦当劳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考验,欧睿咨询的数据显示,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快餐行业的市场份额已由高点时的约57%(两个品牌分别占17%和40%)下降至约37%(两个品牌分别为13%和24%)。

3

这是由于中国经济经过将近40年的高速发展,餐饮行业也已经渡过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在垂直细分的“互联网+餐饮”的挑战下,家庭烹饪、中式快餐、第三方送餐平台等餐饮O2O新秀不断瓜分市场份额

有研究机构预测,中国快餐市场在2019年时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4%左右,未来增速将不到十年前的1/3。

市场困境下的洋快餐

这样的形势,为麦当劳中国的改变就提供了一个契机,但其实,对于所有中国市场占据很大比例的洋快餐来说,都采用了一个共同的应对方针——本土化

2016 年 9 月,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的百胜中国宣布从百胜全球脱离,获得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共计 4.6 亿美元的投资(持有百胜中国约20%股权),而分拆后的百胜中国在纳斯达克独立上市。目前,百胜中国的市值大约为108亿美元左右,百胜中国控股权还在百胜集团手中。

分拆后的百胜中国表示将继续投资增开新餐厅、开发创新菜品、加强数字营销和扩大送餐平台,接下来10年到20年,百胜中国将把中国的餐厅数量扩大到现在的三倍

同年,麦当劳在中国升级了 1000 家餐厅的硬件设施,增加了数字化的自助点餐机,还改变了过去 60 年自主取餐的传统推出送餐到桌服务。

4

并且,麦当劳是在2016年的3月公布了要出售大部分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消息,包括中国信达、北京三元、三胞集团、格林豪泰酒店及华彬集团等7家公司入围了竞购,最后12月确定为中信集团与凯雷集团为首的财团。

毫无疑问,新的战略合作伙伴进入后,麦当劳中国肯定会带来新的变化。

中信和凯雷能带给麦当劳什么?

5

中信是国内布局多个产业的综合性国有企业,中信之前的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金融、房地产、能源制造等领域。

中信资本董事长张懿宸表示,中信在三四线城市拥有许多银行网点,凭借当地银行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可以对麦当劳选择物业等方面提供帮助,进行资源共享。

另一方面,中信自身拥有很大规模的房地产业务,万科、恒大、富力等大型房地产集团也都与中信有房地产业务合作,与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资本、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以及中信信托等都有业务联系。

张懿宸称,已经将这些资源着手介绍给麦当劳,与这些公司谈战略合作,目前与一些公司已经有密集的接触,且有了一些“实质性的战略”。

6

在业务层面,张懿宸举例说,中信资本与腾讯的合作也帮助麦当劳进行了业务领域的开拓,如动漫方面的合作和微信小程序的开发等。

相比中信此前较少投资消费领域,作为全球最大私募投资基金之一的凯雷,在餐饮方面经验更为丰富,不仅收购了美国十大快餐连锁品牌之一Dunkin‘Donuts,还在中国投资过雅士利、天喔国际、7天集团等。

麦当劳首席执行官Steve Easterbrook称,“中信和凯雷对中国市场有着全面了解,能帮助实现麦当劳在华业务的快速增长。”

中信股份董事长常振明表示,“此次合作是中信布局消费领域的一个良好机遇。麦当劳庞大的网络和消费群体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将有助于中信业务的未来发展。”

而美国资产管理公司凯雷则表示,此次投资使其有机会“与一个在中国拥有巨大市场份额和增长潜力的全球知名品牌合作”。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