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中原银行IPO重组后遗症下的隐忧

2017-07-17 09:15 北京商报

来源标题:中原银行IPO重组后遗症下的隐忧

上市前意气风发,上市后暮气沉沉,这是不少银行赴港交所的写实,破发也似乎成为一个魔咒。近日,中原银行在港交所发布聆讯后材料,预计7月19日挂牌交易。虽然过去几年该行资产规模增长较快,但背负着重组后遗症的中原银行存在不良攀升、股权结构分散、过度依赖净利息收入等问题,以及内地银行在港交所的普遍遇冷,也让中原银行赴港后的前景留下悬念。

10亿美元募资

作为河南省最大的城商行,中原银行在今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并于日前通过上市聆讯,6月末获得通过后进入全球发售股份阶段。据了解,中原银行拟发行33亿H股,招股区间每股2.42-2.53港元,募集资金总额79.86亿-83.49亿港元(约10亿美元)。股票预计7月19日挂牌交易。

这例IPO是香港2017年迄今第三宗规模不低于10亿美元的上市交易。事实上,中原银行的实力也确实不俗。2014年,刚成立的中原银行便以154.2亿元的注册资本,高居国内城商行第一位。2015年末,中原银行又推出12.04亿股的定增计划,引入7名企业法人股东,注册资本进一步提升至166.25亿元。

在雄厚的注册资金“护航”下,三年来,中原银行的资产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16年底,该行总资产已由2014年底的2069.48亿元增长至4330.7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4.7%;去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18.04亿元、净利润3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4%和12.2%。

此次赴港上市,中原银行又获得三位基石投资者“助阵”,包括中民投旗下中民未来控股集团间接全资拥有的天坤投资认购21.92亿港元、上海华信投资认购14.04亿港元,以及中科创资本认购7.88亿港元,基石投资者认购股票总额合计约占此次集资总额的49%。中原银行表示,拟将所筹资金用于强化资本基础,以支持其业务的持续增长。

股权分散的AB面

不过,这些亮眼的数据,并不能遮盖住中原银行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在三年突飞猛进发展后,中原银行一季度出现资产负债表收缩。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该行总资产较年初减少7.21%至4018.26亿元,总负债则较年初减少8.05%至3655.74亿元。

对此,中原银行表示,资产规模压缩主要是根据央行于2017年初颁发有关金融机构MPA考核的新规定(要求商业银行控制若干信用资产规模)而终止部分同业业务,使得该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及应收款项类投资减少。而对于负债规模的减少,则是根据资产规模控制负债规模所致,该行同业存单及同业负债规模压降。

过于依赖利息收入也恰恰是小型银行的典型特征,中原银行也是如此。据招股说明书显示,中原银行2014-2016年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5.3%、95.5%、94.9%。但在这三年间,尤其是2015年央行多次降息后,净息差的缩小已经倒逼很多银行向中间业务进一步发力,发展多元业务,从而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小银行靠利息收入是比较正常的,因为经营环境和业务结构都比较单一,但比重还是应该下降,在6成到7成左右是比较理想的。”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表示。

中原银行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该行在业务转型上已有调整计划。在增加中间业务比重方面,已取得各类代销、代理资格,加强投资银行部、金融市场部综合服务能力,并拟持续开发和推广各类业务系统等。同时,拟继续强化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业务关系,深入挖潜业务合作机会,如以个性化、差异化产品做深做透大型企业,以标准化、线上化产品做大做强中小企业。

但银行业务转型也需要有股东支持,中原银行在此方面也存在历史遗留难题。资料显示,中原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是由鹤壁银行、开封商业银行、安阳银行、新乡银行、濮阳银行、许昌银行、漯河银行、三门峡银行、南阳银行、商丘银行、信阳银行、周口银行、驻马店银行13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合并重组。

在股权结构上,截至目前,中原银行共有557家非自然人股东和9324名自然人股东,分别持有约95.45%和4.55%的股份。其中,中原银行前三大股东持股总和不到30%。

因没有绝对控股股东而出现的企业股东内斗、博弈,甚至招致“野蛮人”入局的情况已不鲜见,股权结构分散是否会对中原银行经营带来影响?中原银行的回应是,“我们认为对公司影响不大”。

不过,业内人士看法不一。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股权分散会有一些影响,目前,从管理层来看,中原银行董事长窦荣兴和行长王炯都是来自于以前的中信系,而另外合并进来的其他城商行,或多或少也是要为各自的利益进行一些内部的制衡,因此在经营决策方面可能存在不同意见。

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股权分散对银行影响不大,因为现在银行都是职业经营,专业化管理。即使有一些股东之间的争夺,也不完全是坏的事情,一方面因为争夺需要收购,收购股价就涨高,能提升银行的估值;另一方面股东拿钱进来,真金白银往里砸,还是看好银行,没有人是希望搞坏它。

王剑辉认为,股权结构比较分散从长期发展来讲目前还难判断是好是坏。按照民生银行的经验,如果持股的管理层能力较强,这是一件好事,反之,分散的股权机构对于银行还是不利的。对于中原银行来说,目前还不能下结论,看未来上市之后的经营表现和经营班子的能力。如果经营能力较好的话,管理层持股的份额相对较大,这种情况下,还是利大于弊。

分析人士也指出,对于中原银行的重组背景也应辩证看待。王剑辉表示,中原银行由各级区县级的银行合并重组而来,整个发展区域还是在河南相对于欠发达地区,业务基础、经营环境比较弱一些。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企业架构组建较好,重组背景倒是坏事变好事的过程。银行要依托品牌、信用发展,单个小型城商行信用等级比较低,但是如果能有机会把多个小银行组建成规模较大的中型银行,信用等级有所提升,1+1>2的协同效应还是很明显的。”王剑辉进一步补充。

这样的“协同效应”无疑也是银行渴望的。中原银行在招股书中写道,其目标是在河南省打造一个资本基础较大、潜在风险抵御能力较强、品牌知名度和服务质量较高的城市商业银行。

重组背景留后遗症

不过目前来看,虽然愿景美好,但合并完成后,中原银行承继前述各家银行债权债务,给中原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带来不小的压力。成立至今,中原银行虽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行业水平。截至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中原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92%、1.95%、1.86%;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19.32%、210.48%、207.09%。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分别为1.29%、1.67%以及1.74%。

对此,中原银行也坦言,不良率高于行业水平和重组有关。该行招股书称,重组时银行从13家城市商业银行继承若干质素不合格的资产及客户。在对北京商报记者的回复中,该行进一步表示,重组后,中原银行一直持续努力收回现有不良贷款、加强风险管理措施以及寻找具良好信贷记录的优质客户,并且注重通过审慎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积极的风险管理措施执行,来有效地控制风险,提高和保持资产质量,目前已经形成了垂直领导的全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可涵盖全行。

除去资产质量问题,不断下滑的资本充足率也是中原银行的“心头痛”。招股书显示,截至2014年、2015年及2016年末,中原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6.98%、14.77%、11.24%,该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6.99%、14.77%、11.25%,而资本充足率也由18.57%下降至16.14%,至2016年进一步下降至12.37%。

对此,中原银行披露,资本充足率指标下降主要由于该行的总资产迅速增长导致风险加权资产增加,速度超过银行补充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及一级资本),但指标均符合中国银监会的规定。该行还表示,未来会根据发展需要,按照监管要求制定合理的资本补充规则。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苏宁金融特约研究员李虹含认为,目前不少银行都存在一级资本充足率下滑和不良高于同业的问题,因为中国经济已经快速发展30年,但还没有出现过一次像样的调整,目前供给侧改革以及各个层面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经济新常态下银行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不良率高于此前水平。

破发的隐忧

上市对银行的多项指标改善都会有所帮助。李虹含分析称,一方面银行可以获得融资,补充资本;另一方面上市后的财务透明度提高,也增加了企业获得更多利润的可能性;在经营方面企业也会努力督促自己,使自己的经营状况转好。

但谈及上市,尤其是赴港上市,不得不提的就是“破发”风险,这已成为很多银行的梦魇。仅从去年来看,前有3月上市的天津银行、浙商银行双双破发,9月上市的“巨无霸”邮储银行同样没能躲过。另有统计显示,目前在H股上市的22家银行中,有过“破净”经历的银行占比已经超过六成,五大国有行无一幸免。

对此原因,李虹含认为,一是港股交易的活跃性远不如A股,资金面上会出现一些紧张,股民对于新股热情不如A股高;二是银行股有“吸水效应”,发行时融资规模比较大,会对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可能造成价格下跌的情况。他还指出,目前来看,不少银行股的估值也确实存在偏高的情况。

对此,中原银行的回应是,对上市后的表现有信心,不同的投资者会对不同公司的股票投资存在自己的估值及定价,凭借该行丰富的行业经验、竞争优势及未来发展前景,相信可以足够吸引国际及散户投资的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中原银行还拿出高派息率来吸引投资者。中原银行承诺未来三年的派息比率不低于65%,这远远高于现在市场上30%的同业水平。中原银行董事长窦荣兴解释,预期未来业务继续发展,也考虑到股东对合理回报的期待,所以决定这个派息水平。

但即使拥有一定优势,业内对中原银行是否会破发仍抱以观望。郭田勇表示,港股市场对于内地一些中小银行普遍不算看好,即使破发,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指出,中原银行是否会破发首先要看估值,其次要看市场气氛,今年以来也有很多银行股大涨,所以中原银行不一定会重蹈覆辙,不应以惯性思维判断。

王剑辉则认为,在市场系统性走弱的环境下,任何股票IPO都有可能破发。目前银行股在各个板块中,还是承受了很大压力,尤其是监管层面的压力,因此上市之后可能更容易出现破发。

北京商报记者崔启斌刘双霞程维妙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