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建工集团市场营销额突破千亿元大关

2017-05-16 19:2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5月16日讯(记者宗晓丽)5月16日,北京建工集团科技创新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办。“‘十二五’以来,集团全面推进市场、资本、科技、人才、管理‘五大创新’,依靠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发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稳步提升,2016年集团市场营销额突破千亿元大关。”北京建工集团总工程师冯跃做科技创新工作报告时说。

北京建工集团科技创新大会现场

会上,集团领导向新一届专家委员会代表颁发了聘书,同时,集团向科技质量突出贡献单位集体、专家个人等举行了业绩展示和颁奖仪式,值得一提的是,大会还向杨嗣信颁发了北京建工集团终身贡献奖。伴随着一个个平凡的人的不平凡业绩的展示,聆听着获奖者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会议现场陷入了浓浓的感动和敬佩的气氛中。

千龙网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十二五”以来,北京建工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84项,获得外部经费资助9000多万元,启动集团科研课题114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詹天佑奖14项、华夏奖等省部级科技奖36项,全国行业协会科技奖52项。获国家专利363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国家级工法21项,省部级工法53项,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8项。2016年,集团再获詹天佑奖2项,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集团首例),北京市科技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

据冯跃介绍,“十二五”以来,集团组织开展超高层建筑、地铁车站与隧道、地下空间施工等关键技术攻关,开展土壤环境修复、水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等节能环保领域技术研究,推进BIM技术应用,技术实力不断增强。承建的303m、350m、428m超高层建筑,创造了市属建筑企业的新高度。“BIM技术在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应用”为我国首次获得“全球Be创新奖”。

此外,“十二五”以来,集团还获鲁班奖1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7项,国家级专项奖49项,省部级各类质量奖460项。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集团斩获3项鲁班奖、4项国优奖,实现“十三五”开门红。

抓创新,促引领,“科研兴企”成效突出

冯跃告诉千龙网记者,“北京建工集团公司和各单位普遍建立了科技委员会,主要领导挂帅委员会主任,亲力亲为、有力推进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集团还设立了科学技术奖,开展科技质量贡献奖和进步奖的评选,累计奖励906万元,激发了创新创优热情。”。

记者了解到,集团还创设科技发展基金,支持科研人员自主开展创新研究。制定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的制度规定,集团公司累计投入科技基金2169万元,并撬动二级单位研发投入达1.35亿元。

同时,北京建工重视高端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数据显示,集团公司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二级单位获批北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二级单位通过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环境修复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修复公司,获得专项资金支持1500万元。成立集团BIM中心,设立集团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组建3个专家工作室、32个创新工作室。

在推进关键技术创新方面,北京建工深入开展超高层建筑施工、复杂环境下深基础工程、地铁隧道与车站施工等关键技术研究,依托综合成套技术,承揽了海口塔、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等特大型标志性工程,支持集团大市场、大客户、大项目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

扩影响、稳支撑,“技术强企”实力提升

“十二五”以来,北京建工开展重大项目技术攻关,成功破解了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比如,城市副中心项目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在各集团大会战中率先实现2016年底工程结构封顶的目标。泰国Landmark等一批超高层项目,通过科技攻关,全力冲击新高度。北京保障房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积极推动高阻燃保温材料制备应用、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加固等技术创新,保障工程整体质量。承担的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16号线23标段等项目,识别和化解了4000多个风险源,保障工程顺利实施。集团各级每年对2000余项危大工程施工方案开展专项论证和检查,为安全、高效施工保驾护航。

同时,集团规划、创建了主数据服务总线,基本实现了物资集采信息管理、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等9大类业务系统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共享。2013年开始建立两级BIM中心,从无到有,稳步发展。制定了集团BIM技术应用企业标准,开发族库与知识库,运营集团BIM网站,实施39项示范工程,举办两期集团BIM大赛。取得40余项全国奖项,获得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卓越一等奖。

据冯跃介绍,仅2016年集团评选的7项优秀技术创效方案,创效金额就达3302万元。各单位利用“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累计免税约8000万元。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集团推动百余项新技术、新产品的实践运用,比如,土壤修复技术走出实验室,承揽广钢等单项合同额近5.8亿的大项目;研发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产品,攻克800米超高层泵送难题;突破600米爬模架技术。

筑根基、塑精品,“质量固企”作用凸显

在质量管理创新方面,集团构建了由决策、实施和监督体系组成的管理闭环。改版升级集团公司质量标准,编制并颁布14项质量标准化指导书。强力推行考核、奖励、问责、预警机制建设,有效提高施工风险防范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同时,综合运用现场检查指导、目标考核、电子监控等手段,多层级、多视角、全方位的防范风险,使得集团京内外大型、重点、标志性工程质量受控。比如,青海玉树、新疆和田等20项集团援建项目,高质量如期竣工交付。高标准完成1400万平米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以优良的质量赢得赞誉。8万余米地下轨道交通工程,以过硬的质量实现安全运营。特别是城市副中心在冬期施工、工期紧迫的情况下,确保结构质量优良,彰显了北京建工品牌与精品实力。

“近年,集团创建出一大批有影响力、标志性的精品工程。集团开发、设计、施工、运营为一体的王四营保障房项目获得全国首批、北京首个保障房工程‘鲁班奖’,实现了集团开发工程获得鲁班奖突破,凸显集团产业链优势。至今,集团已累计获得鲁班奖65项,国优奖48项,省部级质量奖1300余项,80%以上保障房及集团公司承建工程获省部级以上奖项,获奖数量和奖项等级居行业前列。”冯跃告诉千龙网记者。

拓渠道、活机制,人才培养取得实效

“以人为本”,北京建工重视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造就了一大批行业技术专家、工匠。据冯跃介绍,集团建立了系统人才库,搭建素质模型,选评培养了41名集团特级工程师和25名高级工程师。同时,与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开展校企合作,设立“北京建工奖学金”吸纳优秀人才。制定并实施专业技术、高技能和大型项目人才培养计划。

据了解,十二五以来,集团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人选,8人获得“全国建筑业优秀总工程师”称号,4人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新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0人、高级工程师279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和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的技师4人,集团科技队伍呈现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据介绍,下一步,集团将加大对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的奖励力度。对于科技投入不到位、体系建设不到位、集团政策规定执行不到位等行为及产生的严重后果进行严肃的党纪政纪问责追责。同时,将考核结果与系统主管领导绩效挂钩。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冯跃告诉千龙网记者“集团力争到‘十三五’末,项目核心人才中,集团特级和集团高级工程师达到220人以上,高级职称占专业技术人员的10%以上;在每项优势技术领域,培育3-5名专家,培养出10名以上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端核心人才;培育一批熟悉海外业务和标准的技术团队,培养100名专家后备队伍。”

相关链接:

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 “重科技”将成北京建工2017年主旋律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