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家庭医生成分级诊疗不可或缺一环 未来需进一步完善

2017-05-12 15:16 经济参考报

来源标题:家庭医生成分级诊疗不可或缺一环 未来需进一步完善

5月10日,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乡村医生林镭前往农村患者家中,提供“家庭医生”服务。 周亮 摄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纳入其中。这意味着,居民不用到大医院排队,在社区或家中就能便捷地享受部分医疗服务。目前已有26个省区市出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性文件或实施方案。

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在一些率先享受到家庭医生服务的地区,不少群众反映“方便、实惠”“大医院跑的少了”,有的地区甚至还能“量身订制”健康服务。按照部署,今年六成以上的重点人群都将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签约家庭医生正在成为我国分级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各地“接地气”政策陆续出炉

在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被列为今年深化医改10项重点任务之一,将扩大到全国85%以上地市。六成以上老年人口、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将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我国现阶段的家庭医生,是一种基层特有的服务项目,由家庭医生团队与居民形成长期稳定的医疗服务关系,居民可通过签约就近获得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团队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居民或家庭可自愿选择一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

截至2016年底,在已经开展的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22.2%,重点人群签约率达38.8%。许多地方还根据实际进行创新,特色凸显使家庭医生服务更“接地气”。

让居民有自己的“健康档案”,成为各地试点的基础内容。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卫生计生局记者看到,这里正在开发区域全人群健康数据库和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打造家庭医生板块,有利于各方全面、及时、科学地掌握居民健康信息,进行健康管理。

专家成为“合伙人”,居民可享受高品质服务。上海、江西、陕西等地还尝试探索将专家团队纳入家庭医生服务之中,或进行指导,或深度参与。

个性化服务包,可满足多样化需求。四川、青海、广东等地还推出家庭医生“服务包”。四川省成都市设计出30种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包,试点推行个性化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居民可自愿购买适合自身需求的服务包。

鼓励新技术手段,居民与家庭医生交流更便捷。江西、湖南等地鼓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利用“互联网+医疗”,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医疗问答类网页,搭建医患双方交流平台。青海省还鼓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利用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等为签约居民提供信息咨询、互动交流、患者反馈、健康管理等便利。

居民体验更方便、实惠

作为新生事物,社区居民如何了解家庭医生的服务模式?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虎台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签约医生莫红姑说,除了媒体的相关报道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会利用分散各处的大屏幕进行滚动播放,并发放免费宣传资料。

“我们还会利用上门给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时机,向他们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信息和政策。社区民众来门诊的时候,我们在做健康教育的同时,还会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容、好处等,逐渐居民们就了解相关知识。”莫红姑说。

71岁的段启文是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万宏路社区居民,他2009年签订了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协议。在段启文看来,“方便、实惠、顺畅”是家庭医生服务的最大特点。“我随时可以打电话向家庭医生咨询就诊、用药、医保等各方面信息。在家庭医生指导下,我的慢性病一直控制得很好。”段启文说。

在陕西省西安市东窑坊小区,家庭医生工作室每周二、周四到小区来为居民服务。作为高血压患者,居民王清莲就会找到签约家庭医生检查咨询。“家庭医生的电话24小时都能打通,不舒服随时都可以咨询”,王清莲说,“以前我老得跑大医院,现在小区就把病看了,我已经两年没去过大医院了。”

在基层,也有不少群众担心家庭医生“水平有限”,心存疑虑。对此,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陈秋霖表示,家庭医生代表的是一个体系、团队,只有为签约对象很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居民实际受益,才能建立起信任关系。

未来家庭医生服务更为多元

对家庭医生服务的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说,未来家庭医生要根据需求提供服务,居民的需求会非常多样,需要分门别类解决。

“居民中有的是重点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有康复期的,有刚发病的;有家庭病房,有临终关怀,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王虎峰说。

他说,将来十几亿的人口全面签约服务,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医生做工作,这就需要分类、分级。“有一些工作是全科医生做的,有一些可能就是全科护士,还可能是健康管理师,还会有一些和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共同工作。这需要整合资源,做系统支持。未来就要以社会治理的理念,在更大程度上整合资源,满足不同需求”,王虎峰说。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一些地区社区医院向上级医院转诊的机制还不顺畅,难以及时协调、帮助病人得到专业的治疗。

对此,王虎峰表示,转诊问题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这需要医疗机构真正理解、落实分级医疗。“三级医院就是要把疑难重症收上来,把普通病人放下去。只有这样三级医院未来才有合理发展的空间,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未来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如果三级医院不和基层进行双向转诊,自成‘孤岛’,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分级诊疗这个趋势是不可动摇的。”王虎峰说。

(本文由记者姜辰蓉、字强、杨一苗、王大千采写)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作者:姜辰蓉、字强、杨一苗、王大千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