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假结婚”成为灰色市场警示着什么

2017-05-06 15:49 羊城晚报

来源标题:“假结婚”成为灰色市场警示着什么

世事的奇葩常常令人瞠目。报载,围绕着办准生证、落户、买车、购房、拆迁、移民等问题,“假结婚”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办假结婚的中介QQ群遍布全国多个省份,有的中介还做着跨国生意,通过结婚套利、钻政策空子的“假结婚”已成为隐秘的灰色市场。

近年,因涉拆迁补偿买房入户等,夫妻假结(离)婚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耸人听闻者如南京有座村庄,全村百多对夫妻,上至八旬老两口,下至新婚不久的小夫妻,绝大多数都离了婚。盖因离婚者算独立为户,可多得补偿。当然,也不乏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先双方签了“君子协议”,说好“演戏”,但事后却有一方反悔不认账,最终诉诸法庭。类似报道,听闻者总觉得或许只是个案而已,如今,竟曝出假结婚中介成产业链,俨然成了一门生意,着实令人惊诧。

诚如法律专家所言,从法理讲,结婚无所谓真假,只要经合法登记,婚姻关系就获得了法律承认,夫妻权益也受到法律保护。但眼下有些人为着利益和现实考量,通过中介和非法手段骗取一纸公文,有的“结婚”前就定好了“离婚”合约,拿到证就离婚,有的则可能假婚姻关系仍存续时日,但男女双方并无夫妻之实。

在我们这样一个重视婚姻家庭的国度,结婚向来被视为个人的终身大事,有着神圣寓意。但如今在某些人眼中,结婚已成儿戏,可随意操弄,这不仅颠覆人们的传统认知,而且,通过诸多“演员”、在各个环节层面钻法律空子,骗取结(离)婚证,更是涉及诚信及违法等,稍具常识的人都应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及恶劣后果。但即便如此,却仍有不少人以身相试,并公然视为“商机”,想方设法去经营去招揽客户,如此毁三观的现象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反思与警惕。

诚然,无论涉假的中介还是事主,之所以涉足其中皆为利所诱。可以说,商品社会的物欲诱惑,对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事规则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利益诱惑面前,许多人成了可怜的俘虏。其实,不仅是假结(离)婚,当下社会的诸多领域都涌现着形形色色的弄虚作假。“假”几乎成为无所不在的字眼:假烟假酒假药、假文凭假论文、假数据假GDP……为了追求现实利益,什么伦理道德价值观皆可抛弃,甚至连法律规则也敢践踏。

最可怕不只是造假泛滥,而是不以假为耻反以为荣的利益观和蝇逐臭肉般的心理。在某些人的眼里,那些恪守原则与规矩的人反倒成了傻瓜,是不识时务者。而现实的一些法规漏洞也确实让某些人得逞,并不断地以劣币驱逐良币的方式,让老实守规则者心寒。

在此背景下,强调道德的教化固然必要,但制度漏洞的堵塞及重构无疑更为紧迫。作为政府和社会治理者,理应省思推出的政策和制度为何如此粗糙乃至违背常理,非要逼迫人们去走歪门邪道。同时,相应的制度监管及制约更不容缺失。在信用制度完善的国家,一个人或企业说谎造假,一旦被曝光代价沉痛。但在我国,却往往很少受到实质性处罚。如利用假结婚移民的现象美国也有,但这种漏洞却并不那么好钻,因为监管严格,一旦被揭出就面临坐牢和被驱逐的风险。但我国对假结(离)婚等现象却几乎不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某种程度也纵容了婚姻的涉假行为。

造假泛滥的社会最终人人都会成为受害者。而要杜绝造假,不仅要道德约束,更要靠制度的引领和规范。 □阅尽(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