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经济> 正文

《人民的名义》凭啥吸“粉”

2017-04-12 19:28 辽宁日报

来源标题:《人民的名义》凭啥吸“粉”

《人民的名义》火了,电视播、网络放,新媒体还不断有推送,从猜测谁是贪官,到人物原型对比,再到同名小说卖断货,你想不关注都不行。一部现实主义题材正剧在玄幻剧、穿越剧霸屏的当下凭啥实力吸粉?又有哪些因素促成其如此火爆?

从大前提看,首先是尺度的放开,对敏感内容的包容度突破以往。剧本送审前,编剧周梅森已做好修改千次的准备,但送审仅十天就过审了。用周梅森的话讲,“这是政治宽容度的进步,是执政者的自信。”剧中无论是对小官巨贪那巨额现金墙的震撼再现,还是对上自副国级下至区县级的官场现实的呈现,都突破了以往限制,观众自然是看得过瘾。二是反腐题材内容是全社会每个人都关心的。腐败问题是中国当下人人关注的问题,但近年并没有优秀的文艺作品有力地表现这一内容。这些年腐败问题多发,人们深感腐败带来的恶果。当此之际,《人民的名义》在反腐成为民心所向时开播,正是其吸引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内在原因。三是个性化人物的塑造很成功。无论是有魄力有胆量的检察官侯亮平,敢说能干的市委书记李达康,还是廉洁勤政的省委书记沙瑞金、老革命陈岩石,都有血有肉,没有脸谱化的痕迹。即使是配角,也是个性化十足,各占胜场,祁同伟、赵东来、高育良,甚至连出场不多的小官赵德汉、网络写手郑乾、陆亦可的妈妈吴法官都是鲜明出彩,吸粉也在情理之中。四是细节真实,情节符合逻辑。很多神剧被观众诟病,很大程度都是因为细节不经推敲,情节不符合逻辑。《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部良心剧,细节真实也做得比较到位,像检察院办案程序、公安系统不同的工作作风、省委书记和市委书记的工作都有可信表现,甚至像信访大厅里低矮窗口的缺德设计、网络对同一事件不实谣传如何而来这样的细节设计,都让观众感同身受。五是各种媒体的报道、话题性的宣发非常到位,吸引了大批开始没有关注剧目的观众。审批话题、老戏骨赛过“小鲜肉”话题、猜贪官原型话题、达康书记成网红话题等等,甚至达康书记有了表情包,达康书记的儿子也跟着蹭热度,这样的话题轮番炒下来,加上各路媒体的全方位轰炸式报道评论,只要不是绝缘媒体的人,基本都想看看这到底是怎样一部电视剧。

一部剧能成为现象级热播剧,因素很多,以上只是其吸粉的一部分原因,像编剧实力、导演功夫、演员表演到位、投资雄厚、播出平台吸引年轻观众等因素同样造就了其这样的火爆。当然,电视剧火爆的同时也应看到,剧目也有不足之处,像台词宣教倾向比较明显,题材本身可以拍得更跌宕悬疑,但有的地方处理得略显平淡等等。

□许维萍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作者:许维萍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