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里的腐败:有的领导生活几乎“零成本”

2016-12-28 09:25 华西都市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发票里的腐败:有的领导生活几乎“零成本”

22日,中央纪委网站公开曝光八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其中包括税务总局官员公款旅游违规报销、南京烟草专卖局干部虚开发票套取会议经费用于接待等问题。“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报销腐败”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突出腐败现象。

报销被个别干部当作“隐性福利”

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各地纪检部门通报的问题发现,涉案人员上至厅级官员下至村民小组长,涉及单位既有政府机关也有国企、学校等,一些单位甚至还出现集体常态化违规报销问题。

报销的钱主要花在什么地方?据调查,违规报销用途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成为单位“小金库”,用于解决公务接待中的超支、超标等不合理费用,或是津补贴等单位集体福利。另一种则成为少数干部个人生活消费的“提款机”。私人KTV消费、烟酒消费、私家车养护费、家属旅游……各种五花八门的消费都来报销。河南一名纪委干部说:“查处的个别案件中,有领导干部报销内容无所不包,生活几乎‘零成本’。”

虚列开支和变更名目为主要手段

记者调查发现,“报销腐败”具有一定隐蔽性,其操作手法也多种多样。一种是虚列开支,无中生有。“在办公、差旅等经费管理日趋严格的情况下,弹性较大的培训、会务等经费容易成为‘浑水摸鱼’的渠道。”广西一名县级审计局局长说,“比如,一个会议有50人参会,报销时按80人或100人报。只要有会议通知、签到表等材料,只要不超标,即使是审计部门也不会去仔细核查。”

另一种手法则是变更名目,偷梁换柱。原福建省人防办法规处副调研员、福建省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某的操作方式比较典型,他将其在国外购买路易威登包的费用19960元,开成两张茶叶发票,又将购买冬虫夏草的费用开为购酒发票,均以“招待费”名义在单位报销。

报销腐败空间该如何压缩

一名县级财政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被查出“报销腐败”问题的多是由于内部人士举报。虽然财政、审计等部门都有监管职能,但在实际过程中监管很难到位。“审计部门一般只关注发票真假,财政部门则关注是否超过预算。”

财会专家马靖昊表示,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重申了财经纪律。“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马靖昊认为,“报销腐败”的手法简单却仍然频发多发,暴露出长期以来基层财务制度流于形式、公款支出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一些纪检部门人士表示,更应严格信息公开制度,将公务消费信息更多置于公众监督之下,让“报销腐败”无处遁形。 (新华视点)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