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进入年底,很多人开始准备旅行或回家。记者从安徽省立医院获悉,每年春运期间,该院都会收治肺栓塞患者,有的差点因此丧命。专家建议,长途、长时间久坐乘车需要预防肺栓塞。
该院呼吸内科专家称,肺栓塞通常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但诊断困难。未经治疗的肺栓塞死亡率为25%-30%,而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后,死亡率可以显著减低。他们曾收治过一例55岁的女性患者,该患者回老家过年,坐火车20多小时到家后,忽然觉得胸闷不适,在当地诊所按照“支气管炎”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后,未再理会。不料春节期间,胸闷突然加重,不能平卧,大汗淋漓,家人赶紧把她送至安徽省立医院急诊,到达时人已经休克。呼吸内科医生紧急给她做了胸部增强CT等检查,迅速判断为肺栓塞。经过紧急溶栓、抗凝等治疗,这位患者才脱离危险。
专家建议,长途飞行中要每隔1小时起来走动一下。如果驾车出行,应每隔1小时停车并下车走动。特别是春运期间,火车上非常拥挤,乘客只能“固定”在座位上,发生静脉栓塞的几率大大增加。这时乘客需要时不时上下抬高脚尖、屈伸和旋转脚踝或者朝前排座位方向用力挤压小腿、屈伸大腿肌肉,来预防静脉栓塞的形成。另外,专家还建议,脱水会促成静脉栓塞,因此出行前和旅途中需饮用充足水分,必要时穿戴医用弹力袜改善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