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不能“铝”见不鲜 避免危害需少吃含铝食品

2016-12-24 11:11 呼和浩特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儿童健康不能“铝”见不鲜

平时大家可能都知道人体需要补充多种微量元素,但微量元素不全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有亦敌亦友的类型。比如说铝,它不是我们身体必需的元素,低剂量的摄入对人体有一定的功能性作用,但本身具有潜在的毒性。  

食品是摄入铝的主要途径

铝在地壳中含量非常丰富,属于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一种金属元素。人们可能通过食物、饮水、空气和含铝药物会接触到铝,但一般情况下经饮水、呼吸空气和服用药物等摄入的铝含量很低,主要的摄入途径是食品。

食品中的铝主要有三个来源。首先是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铝,不过这类铝的含量较低,小于5mg/kg;其次是从铝制炊具和容器中迁移出的铝,比如在使用铝制烹饪用具和锡纸的时候会导致少量的铝迁移到食物中,但这种情况下,食物中的铝含量增加幅度往往很低;最后一种就是加工过程中使用含铝添加剂,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组织(JECFA)指出,食用加了含铝添加剂的食物是人群摄入铝的主要途径。

铝超标危害儿童成长

研究发现,长时间摄入铝会对人体产生慢性毒性。铝经胃肠吸收后,主要积聚于骨骼,引起骨质疏松和软骨病,并且较难排出体外。不过,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铝具有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为铝元素不是人类致癌物。但是铝超标对儿童的影响非常大,不但严重影响孩子骨骼的生长,还会引起婴幼儿的神经发育受损导致智力发育障碍。

鉴于过量摄入铝对健康的危害,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将铝的容许摄取量定为每周每公斤体重2毫克。尽管我国在污染物限量标准中取消了铝的指标,但是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对含铝食品添加剂进行了重新评估,不再允许膨化食品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把以前可以使用在面制品中的含铝添加剂缩小到只能在油炸面制品使用,明确规定了铝在豆制品、油炸面制品、焙烤食品、虾味片以及煎炸粉中的残留量小于等于100mg/kg,在即食海蜇中残留量小于500 mg/kg。

避免危害需少吃含铝食品

尽管铝没有致癌性,但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带来健康危害,所以我们需要一定的预防措施。一方面,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监管部门也应当积极落实监管责任。另一方面,消费者应注意避免使用铝制炊具烹制食品,同时不吃或少吃含铝食品。

含铝添加剂被广泛用来加工食品,如作为膨松剂用于面制品;作为固化剂用于加工海蜇;作为抗结剂用于食物配料粉中;还可作为色靛用于糖衣、糖果染色。因此,由于使用含铝添加剂导致加工面制品、粉条、海蜇、膨化食品等可能含有较高含量的铝,消费者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这类食物的摄入。据《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