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路侧停车电子收费试点区,石景山将推行路侧停车电子收费系统;本市最大市民冰雪运动中心明年将亮相西长安街……这是记者今天上午从石景山区两会上了解到的。
国内首家冰上运动素质教育中心
位于长安街沿线石景山段的这处冰雪运动中心,总占地面积2.87万平方米,设计三块均为1800平方米奥运标准的冰球场地,是国内第一家基于冰上运动的体育、文化和素质教育综合运动中心。
石景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主要承接中小学生的冰上体育课程,服务专业队伍的训练和比赛,承办各种冰上赛事和表演,开展群众冰雪运动。该项目已于2016年11月16日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5月竣工,其中北侧的冰球训练馆将于2017年春节前后落成。
路侧停车电子收费即将试点
作为全市路侧停车电子收费试点区,石景山将推行路侧停车电子收费系统,通过电子收费的形式,达到停车管理的人、费分离,消除路侧停车管理的乱象。
据介绍,石景山按照全区占道停车位约10%的比例,选取鲁谷路、鲁谷西街部分路段共345个停车位作为试点,进行路侧停车改革,目前已安装地磁130个,视频桩215个,试点路段的电子收费前端设备已全部安装完成。
2017年石景山还将加强静态交通建设,全年将新增停车泊位1万个、立体停车楼6座,缓解停车难问题。
模式口大街将实现全段复兴
石景山区现已正式启动模式口大街文物保护区修缮改造工程。力争将山景、水景、古街景有机融合起来,再现京西古道特色意境,将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打造成一个可感、可见、可赏的地区,切实提升周边区域群众的生活质量,使历史文化遗存得以更好地保存。
此次改造一改以往大拆大建的做法,将从环境改造、基础设施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等空间改造入手。保留居住功能为主的用地性质;迁出与保护区文化定位不相符合的功能;并对已经列入文保单位的民居院落进行修缮、改造,植入文化功能,逐步推动实施。力争在2018年实现模式口大街的“全段”复兴。
根据规划,该区域将完善交通体系,以石门路、金顶街、规划三路、引水渠路形成保护区外部车行交通环路;内部交通采取以步行为主,车辆限行的方式。还将建设2个停车楼和1个停车场,同时提升市政基础,将建设管廊、管沟,实现上下水、燃气、电力、电信等工程入地。明年该地区还将试点启动南小街改造工程。对低端业态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改造提升与保护区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提高街区生活质量和旅游服务质量。
在法海寺路西侧还将修建6000余平方米的临时周转停车场,年底完工,可停放200辆汽车,解决本地居民停车和执法车辆、消防车辆的停放问题。
明年底拆除所有违法建设
石景山区明年将用一年时间,通过北辛安、衙门口等棚户区改造项目落地,推进低端产业聚集人群大院拆除等手段,强力铲除全区脏乱差、安全隐患点位,完成300万平方米拆除任务。
在疏解工业污染企业方面,石景山明年计划疏解一般制造业5家,涉及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25人;清理小散乱污企业4家,涉及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从业人员39人。
加快建设S1线、M6线
明年石景山还将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安排83个重大项目,力争实现投资245亿元。加快推进S1线、M6线、丰沙线入地、苹果园交通枢纽等市级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保险产业园二期、世界侨商中心一期等25项重点工程,抓好西北热电中心、银河商务区K地块商业金融项目的后续工作。加快推进长安街西延、永引渠南路等城市主干路建设,实施刘娘府路、石府路等城市次干路工程,建成八大处周边微循环系统。推进石景山水厂建设,启动五里坨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升级,实施高井沟、黑石头沟、八大处沟治理,完成八宝山南路等12项排水改造工程。实施永定河滨水生态画廊、永引渠滨水绿廊等重点项目,打造高井路、石门路等11条精品大街,建设鲁谷村等2个精品小区。
同时,还将组建北师大附中京西分校、北大附中附小和景山远洋3个教育集团,推进实验中学、实验二小新建综合楼和北京九中分校工程建设,新增700个学前教育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