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章门”事件涉及机构多达22家 国海证券称绝不推诿责任

2016-12-20 14:44 羊城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国海证券称绝不推诿责任

昨日(12月19日),国海证券发出“假章门”事件后第四份公告。公告称,公司正在积极与事涉金融机构沟通核实情况,并对公司有关管理制度进行自查。国海证券还表示,相关事件核查清楚后,依法应由公司承担的责任,公司绝不推诿。

一批躺枪机构讨要说法

自12月14日国海证券“假章门”曝出后,公司第一时间停牌并密集发布事件进展公告。12月19日早间,国海证券发出事件后第四份公告。

公告称,近期公司注意到,伪造公司印章私签债券交易协议的事件引起一些媒体的关注。目前,公司正在积极与事涉金融机构沟通核实情况,并对公司有关管理制度进行自查。相关事件核查清楚后,依法应由公司承担的责任,公司绝不推诿。公司希望与各相关方携手并肩,共同维护金融行业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12月14日,国海证券一债券团队负责人张扬失联,其让廊坊银行代持的债券出现亏损。不过,国海证券方面指出公章是伪造,自己也是受害者。

此前,国海证券12月15日在该公司位于北京腾达大厦25层的办公室召开了有关涉及机构的会议。一份流传出来的会议纪要显示,涉及的机构多达22家,可能被卷入或参与会议的就包括联储证券、五矿证券、联讯证券、华福证券、东吴证券、南昌农商行、华林证券等多家机构。从会议纪要来看,参会机构们对国海证券“离职员工”、“萝卜章”、“后续处理方式”充满了各种质疑。

在案涉伪造公章行为出现后,多家机构派人来到国海证券北京分公司紧急沟通,但没有获得其希望的“认可交易”的承诺。

12月18日上午,国海证券公告确认,这一事件涉及的公章系伪造,公安机关已经立案。公告称:“根据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结果,相关涉事协议中加盖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印章与我司在公安机关备案的印章不符。”

事涉双方目前分歧仍大

截至目前,国海证券和众多机构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分歧。复盘前述信息可以发现,国海证券“假章门”风波的主要情况,系国海证券前员工张杨、郭亮等人涉嫌存在伪造公章,以此和其他交易对手方进行债券代持交易;但后来由于假章事件的事发,造成此前的“代持”条款有效性的纠纷。

从市场因素来看,在近期债券市场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代持机构显然也不愿意以更低的市价“自言苦果”;如果代持协议因“假章”失效或国海证券撇清其中责任,代持机构必然会面临债券价格下跌所带来的亏损。

所谓债券代持,是银行间债券市场间的一种灰色操作,即债券投资机构与代持机构签订代持协议,约定以“相同价格+资金利息”的形式换取资金,为自身的债券投资进行加杠杆操作,在债券市场上行期间,该类操作在机构间并不鲜见,但其合规性也一直存在争议。

一名涉事机构的代表表示,如果打破了这种信用,谁还敢跟国海证券做交易,而连锁的违约事件可能会进一步增多,代持可能会被监管部门一棍子打死。

部分机构认为,即便最终确认是假章,国海证券员工在职期间私刻假章进行交易,国海证券也应当对此“给出说法”。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作者:吴海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