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了!债券市场终于一扫连日阴霾,掉头向上。但就在几天前,一向以稳健自称的债市,却接连出现惊魂一跳,无数债基辛苦大半年的收益一朝回到“解放前”。反弹,意味着调整结束了吗?基金经理称:“影响债市的因素还未完全消除,短期或许还会有影响。但长期来看,债牛基础仍在。”
期债涨跌幅连创纪录
上周五,十年国债期货一路飙升,报收95.860元,上涨1.3%,一举创出上市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五年国债期货合约报收98.550元,上涨0.9%。在此之前,两大国债期货品种曾两度创出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在11月28日至12月9日期间,在1432只债基(A、B类分开统计)中,仅余156只债基实现正收益。不少分级债基B份额、可转债基金、增强债基的跌幅一度超过3%。
债市的反弹离不开央行“放水”。12月16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近期MLF到期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对19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3940亿元。其中,6个月2070亿元,1年期1870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85%和3.0%。同日,央行还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450亿元,紧急驰援流动性。
明年债券走势不悲观
农银汇理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史向明认为,金融体系去杠杆、人民币贬值、年底资金面紧张等多重因素叠加,是10月下旬以来债市大幅调整的主因。“此外,国内外另两个因素也不能忽视,一是强于预期的国内经济数据;二是美元走强导致资本外流。这导致短期资金价格急剧上升,债券价格快速下跌。”
上周五,央行紧急驰援市场流动性,缓解了债市危局。史向明分析称,从下跌因素来看,影响债市的因素还未完全消除,短期或许还有影响。但长期来看,债牛基础仍在。“明年债券走势并不悲观。”史向明表示,历史数据显示,2013年的“钱荒”带来债市为期五个月的下滑,也为后来的债市大牛市奠定了基础。
调整带来债市布局机会
“每一次市场的危机,既是考验,也是机遇。”信诚基金也认为,对即将打开申购期的定开产品来说,这是一次布局的好时机。信诚年年有余在12月16日至23日打开申购,为稳健投资者提供了布局债市的机会。
业内人士指出,定开债基历来是震荡市中的避风港,凭其债性及定期开放优势,在股市震荡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跌性。信诚基金认为,2017年经济增速基本持平,货币政策基调大概率以稳健为主,债券收益率底部抬升概率较大。例如,10年期国债的前期收益底部为2.6%,2017年或抬升至2.8%。同时,10年国开债收益率底部从3.0%抬升至3.2%,两者已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