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南京鼓楼区市民程女士通过某二手物品交易软件,以3600元的价格挂售自己的一张健身卡。一网友通过平台要购买健身卡,且请求她把售价改为8600元,原因是“需要较高的金额向公司报销”。买家建议,先通过支付宝向程女士转账8600元,扣除手续费,再将差价5000元补给他即可。
程女士接受了请求。十分钟后,她收到了一封发件人为“支付宝”的邮件,邮件显示“支付宝提示买家已确认收货,因您未开通大额支付,您有笔交易8600元将在2016年12月3日晚上8点到账您的支付宝。”收到该邮件的程女士信以为真,将差额5000元打到了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账户中。但是直到12月4日,程女士也没有收到这笔转账,而当她再次与买家联系时,却再也联系不上了。这才得知被骗,随即向鼓楼警方报警求助。
民警发现,这并不是一起偶然事件,不少网友都反映,自己收到过类似的支付宝到账邮件。经过综合比对,警方梳理出了此类骗局的套路:首先,骗子冒充买家以各种理由要求改价,通常数额较大;随后向受害人发送显示由“支付宝”发出的邮件,表示对方因未开通“大额支付”不能即时到账,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让受害人放心地“补齐差价”。
而经支付宝官方确认,给程女士发邮件的“支付宝邮箱”(地址为zhifubaoxianyuee@yeah.net),也不是支付宝的官方邮箱账号。
■警方提醒
支付宝一般不会给买卖双方发送邮件,买卖信息一般是通过短信通知。在网购中,若是收到以官方名义发来的短信、邮件、电话等,需看清楚该发件人的邮箱地址,要通过域名等细节信息核实其真实性,并向官方求证核实其真实性,防止收到虚假邮箱发送的邮件,轻信内容而造成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