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危机”真的来了?上海推出全国首本小学男生性别教材

2016-12-10 13:21 羊城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小小男子汉》能否破男孩危机?

日前,上海推出国内首本小学男生性别教育教材,这也让“男孩危机”再成热点话题。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许多学校推出了诸如“男孩班”、“父子课堂”等举措,不过收效甚微。那么,“男孩危机”到底该如何破解?

为何推出“男生教材”?

12月7日,小学男生性别教材《小小男子汉》的新书发布会在上海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举行,这本书被誉为全国首本男生性别教材。

据介绍,该教材主要致力于帮助男孩们了解其生长过程中所需面对的一些性别困惑,旨在提升男孩敢于担当的勇气与素养。

为何推出这本教材?该教材主编、上海闸北第三中心小学校长尤睿表示:“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等众多因素影响下,男生的健康成长备受关注,寻找‘小小男子汉’也成了一个社会话题,本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男孩危机”真的来了?

该教材的推出,也让公众再度关注到“男孩危机”的话题。有观点称,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男孩已让女孩全面超越,“阴盛阳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一些男孩“娘娘腔”,衣着打扮趋向女性化,外形柔美,更让社会重视男孩阳刚之气不足的问题,并引发担忧。

“男孩危机”真的来了?有专家分析,如今,在校园内,男孩无论在学业方面、心理方面、体质方面、社会适应方面都逊于女生。

以成绩为例,此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两万名小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成绩优秀的男、女孩比例分别为45.35%和52.11%,女孩比例明显高于男孩。

“男孩危机”缘何出现?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分析,诸多原因导致了“男孩危机”的出现,一方面,由于当前女生越来越强势,尤其在性格表现上,让一些男生越来越显得腼腆;另一方面,由于在教育过程中,父亲的缺位使得男孩所受的挫折教育不足,尤其在80后、90后群体的家庭教育中,妈妈扮演着主要的教育角色,这让许多男孩更多地受到了女性化的影响。

“还由于‘日系’、‘韩流’文化的影响。通常而言,在日本、韩国等文学、娱乐作品中,多把女性塑造成比较凶悍的形象,而男生则主要为花样美男、柔美性男神,这也影响了许多男生。”张玫玫说。

什么是阳刚之气?

针对一些学校推出的旨在培养男孩阳刚之气的措施,张玫玫表示乐见其成,她指出,当前社会越来越多元,男孩体魄不够健壮并无太大关系,只要内心有责任感、有担当,同样也是阳刚男子汉的表现。

张玫玫说:“讲求阳刚之气,并不是要求男生身上有肌肉、脸上有棱角、有炯炯有神的目光、有高大的身材,男孩的阳刚之气主要还应体现在要有担当及责任感。”

张玫玫表示:“以往,在男生身上,我们赋予了勇敢、坚强、韧性等特质,但随着社会发展,女性也具备了同样的特质。不过,毕竟女性有着特殊的生理构造、存在生理期等问题,因此,男生在社会中需要承担更多责任。”

如何培养男孩的阳刚之气?张玫玫建议,首先要从锻炼身体开始,这样才能具备担当责任的体魄;其次,要培养男孩的意志力;再者,学校也应开设相关的课程,让男孩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最后,要让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在男孩成长过程中,挫折教育必不可少。(中新社)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