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票据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票交所”)将于12月8日在上海揭牌成立,票交所由人民银行牵头成立,注册资本为18.45亿元,发起人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而在12月6日,人民银行印发了《票据交易管理办法》(下称《办法》)。
综合来看,票交所具备四大职能:组织票据交易,公布票据交易的即时行情;票据登记托管;票据交易的清算结算;票据信息服务。而《办法》则令票交所的多项创新举措得以落地,通过进一步推动票据市场的电子化水平,杜绝屡禁不绝的假票和克隆票、一票多卖等票据市场长期存在的诸多操作风险。
票交所采用券款对付
接近央行人士介绍,票交所将采用券款对付(DVP即design verification plan)的结算方式。DVP已经普遍应用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指“见券即时到账”,系统能够自动结算,避免人工结算导致券和款产生时间差,从而封堵“搓券”的现象。
“有了DVP结算方式,类似票据大案中的‘票据变报纸’的事情绝对不可能发生了。”他指出,DVP还能帮助央行掌握资金流向各个行业的情况,有利于央行调整货币政策。
全生命周期管理
据了解,以前的票据业务非常分散,整个业务流程从签发到转贴现等环节,涉及多个机构,交易信息以及票据信息非常不透明。
《办法》对票据业务进行了全面规范,涉及信息登记与电子化、登记与托管、票据交易、结算与到期处理等; 允许市场参与者可按市场化原则自行选择为纸票交易增信的方式,比如在付款确认、保证增信之后开展交易,包括票据到期后的先行偿付顺序也与前述选择一一对应。
上述人士表示,“从《办法》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票据市场采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原则。”
人民银行除了制定了《办法》,还规定了多项具体业务的操作规程。市场人士反映,新规程对于贴现登记、权属登记、票据托收保管等最新的规定,极大改变了原有的操作模式,将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贴现环节,贴现机构应在被背书人栏中注明贴现机构名称,并在票据背书栏加盖电子登记权属章,这类已加盖权属章的票据将不得再通过纸质背书流转。 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