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政府的转变

2016-12-02 08:2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一把手话改革】系列报道

让企业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政府的转变

千龙网北京12月2日讯(记者 宗晓丽)“放管服的概念中,‘放’指的是简政放权、‘管’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服’是优化对人民群众的服务。近几年,北京市大力推行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让企业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政府的转变。”北京市编办主任刘云广说。那么,北京市政府都为企业群众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服务1:解决企业群众“跑断腿”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2015年11月9日,北京市级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对外营业,共进驻审批部门40个、审批事项740项、人员编制594名,实行统一受理、集中办理,有效解决了企业群众办事“多部门跑”的问题。

同时,北京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部门新整合组建审批机构,实现从分散审批到集中审批,从集中接件到集中办件的转变,推动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前后台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北京市还充分发挥市级中心龙头作用,加快推进市、区、街(镇)和居(村)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构建起全市四级政务服务体系。

服务2:解决方便群众办事的问题

“只解决群众办事少跑路的问题还不够,还要让群众感受到方便才行。”刘云广告诉记者。据介绍,目前,北京市各个区都在为方便群众办事方面创新思路,找到了不少好的做法。比如,密云区构建了以1个区政务服务中心为基础、20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为重点、377个村居便民服务代办点为延伸的“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城乡、服务高效”的“三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不仅在硬件设施、事项进驻、服务流程等方面建立统一标准,还在服务群众的每一个环节上统一了标准。实现了以标准化为手段,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管理理念。

此外,北京市西城区为加快行政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了822项服务事项标准,建成了区行政服务标准化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标准化数据动态管理,公共服务效率明显提升。西城区还承担了国家首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全区社保服务事项标准统一,办事全过程公开透明,社保卡补办业务实现全区各网点通办。

服务3:解决群众办事快捷的问题

据刘云广介绍,北京市的科技人才、科技企业资源丰富,不少政府部门利用这个优势,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让办事的企业群众体验快捷的服务。比如,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打造以互联网为载体、网上网下一体化运作的出入境民生服务平台。可借助微信平台,发布权威信息。还与奇虎360、网易等主流网络公司开展深度合作,提供网络一对一咨询服务。同时,整合局内外信息资源,开通出入境网上申请服务,建立全方位信息核查系统,申请人可自助选择现场申请的时间和地点。此外,对于持有港澳通行证的普通京籍居民只需通过互联网申请,邮递员即可上门揽取证件,七个工作日内将加好签注的通行证递还本人等等,拉近了政府和企业群众的距离。

此外,北京市经信委搭建了统一的移动政务公共服务门户“北京服务您”平台。平台上线以来,已陆续推出了出行预警、生活缴费、公积金查询、健身气功、违章查询、车务预约、进京证办理、公园年票办理、新房查询、首图书目借阅等36项便民服务。社会反响非常好。

“明年,北京市编办将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加大精简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托互联网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等方面推出新的改革措施。”刘云广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作者:宗晓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