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五,北京一口气连推四宗经营用地,这是新政后的北京土地首拍。这一轮的拍地不仅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开发商们也极为重视。最终,北京晨报记者走访现场发现,绝大多数房企对土地新规则也表现出积极的拿地态度,自持100%住宅面积也愿意尝试,这一现象在业内看来是开发商在集体向“包租公”的角色转换,未来对稳定租赁市场也会带来利好。
调查
大小房企扎堆拍地现场碰运气
上周四上午9点,北京市国土局二楼楼道里挤满了众多房企代表和媒体记者。“你看这么多知名企业来了,无论是参加竞拍的企业,还是在场外观战的企业,大家都想知道北京土地拍卖新规则是怎样操作的。”一位房企代表感叹说。
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当天出让的第一宗地块是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地块,吸引了包括首创中粮天恒、融创、龙湖首开、碧桂园、远洋、万科绿城等8家房企。当天出让的第二宗地块是大兴区黄村镇兴华大街地块,吸引了包括金融街、中国铁建、招商、万科住总、保利、绿城九龙仓等18家房企。除了大型国企、大型民企单独或联合参与竞拍以外,还有向石榴、国瑞、正荣这样的很少在北京土地市场露面的房企,也来碰碰运气。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说,“在北京调控新政出台后,北京土地拍卖规则发生变化,增加了竞报企业自持商品住宅的面积。尽管如此,知名房企仍然热衷到北京拿地,说明他们看重北京在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地位,都要在北京有所布局。”
在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知名房企在北京积极拿地,体现了他们对北京市场的发展前景看好,再加上此类企业今年销售业绩不错,具有充裕的资金来增加土地储备。此外,今年北京住宅用地市场出现了较长时间的断供,北京调控新政后首次集中拍卖住宅用地,处于较好的地理位置,自然会引起知名房企的追捧。
探究
商品住宅100%自持该怎么玩?
上周,首先拍出的是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一地块,起始价为40.6亿元。第一轮竞拍环节中,中铁与万科绿城联合体互相咬价,不到20分钟,就将地价推升到57.6亿元,达到土地价格上限。进入第二轮竞拍环节,最终首创中粮天恒联合体报出40%自持商品住宅面积时,主持人宣布进入企业一次性投报面积比例程序。龙湖首开、首创中粮天恒、万科绿城三个联合体竞投自住商品房比例均达到100%。该地块进入第三轮竞拍自持商业面积环节,首创中粮天恒报出自持10%商业面积,夺得此地。
接下来拍卖的地块是大兴区黄村镇兴华大街地块。经过21轮厮杀,招商报出36.75亿元,达到土地价格上限。随后主持人宣布进入竞拍自持商品住宅面积,最终龙湖首开、万科住总、绿城九龙仓、保利等7家房企及联合体投报面积均达到100%,进入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投报程序。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企代表对北京晨报记者说,“由出售住宅转为自持住宅,如何算清成本与利润的平衡账,对于房企来说是个考验。”
郭毅分析认为,在北京调控新政出台后,房企自持商品住宅面积比例增大,就要在商业模式上做出创新,以便寻找新的企业发展点。未来,部分房企有可能会进入长租领域,开拓租房市场。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此次成交的4宗地块中的商品住宅面积全部由房企自持,按照单套房平均60平方米计算,预计将成为8000套出租房。如果在剔除必要成本费用以外,按照单套出租房年收益大约为4万元,8000套出租房一年租金大约有3.2亿元。由于房企资金回笼压力比较大,所以房企有可能会与专业公司合作,通过基金上市等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
观点
新拍地法有利于稳定租房市场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房企只租不售商品住宅,将在客观上大量增加北京租房市场的房源量,为租客们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解决更多年轻人的租房需求。同时,由品牌企业统一经营房子,可以为租客提供租期稳定、租金稳定的租房服务,有利于缓解租赁关系的不稳定性,平抑北京住宅租金价格。“房企当房东了,对于购房者来说,后续可以有一个缓冲时间,即如果购房压力大,可以先租赁此类房源。这也是解决目前北京房价高企的一种方法。”严跃进说。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主管康芃表示,“此次出让4宗地块平均销售限价为53400元/平方米或55800元/平方米。限定未来售价是把双刃剑,不仅限制了地上在建房屋未来的房价,使其无法成为区域领涨者,对于稳定区域房价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限制住了收益的峰值,使得开发企业无法将土地价格转嫁给购房者,这就迫使房企无法肆意加高土地价格,将地王扼杀在了摇篮中,使企业拿地回归理性。”北京晨报记者 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