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凌晨,随着北京飘起雪花,北京环卫集团连夜在长安街、二三环主辅路等市级重要道路和重要区域扫雪铲冰2526.37万平方米,覆盖521个路段,总里程1290公里。
20日上午环卫集团各单位开始融雪备勤,作业人员及相关设备准备就绪,固废物流公司作为后备梯队为扫雪铲冰提供支援,环服公司通过与集团公司、供货商、各单位“三个沟通”建立全方位融雪剂供应网络,做到雪前雪中都能保障融雪剂及时、高效供应。
针对雪后道路结冰问题,北京环卫集团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作业频次、科学使用融雪剂,防止“地穿甲”现象出现。截至21日凌晨5点,此次扫雪铲冰工作环卫集团共出动作业人员712人次,专业作业车辆175车次,动用除雪装备105台/套。
高架桥、匝道积雪不易融化,一旦形成积雪,易引发交通事故。针对这一特点,环卫集团首先采取优先作业,将高架桥、匝道作为作业重点,率先开展扫雪铲冰工作,先用多功能除雪车将积雪打散,再喷洒融雪剂促进积雪融化;其次是加强作业,对作业区域内高架桥、匝道依次进行加强作业,防止道路结冰;最后是加强巡查,派出检查小组开展不间断巡查,将高架桥、匝道作为巡查重点,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此外,环卫集团旗下通州公司和房山公司按照扫雪铲冰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及扫雪铲冰应急预案的要求,244名环卫职工采用“以机械除雪为主、融雪剂融雪为辅”,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按照“先立交、后道路”“先重点、后一般”“先打开一条通道,再向两边扩展”的顺序作业。遇降雪随时清扫,做到了2小时融通、4小时打透的工作目标。
□新闻现场
21日凌晨3点左右,熟睡中的北京环卫集团天安门环境服务中心吴淼和同事被值班人员叫醒,“下雪了!”吴淼说,“我们从20日下午2点就进入到了“备战”状态,有值班人员负责”放哨“,只要雪来,我们第一时间进入到“作战”状态。
从温暖的室内走出室外,吴淼和同事被迎面而来的寒风顶了一下,“嚯,今年这风可够大的。”吴淼和同事简单交谈了几句,拿起“家伙事儿”,吴淼把工作分配了下去,便和同事们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吴淼拿着大扫把,一下一下扫着,吴淼说:“今年雪不大,预报是大雪,我们也做好了充分准备,现在看来,今天的扫雪铲冰工作要比往年轻松了很多,但今年风挺大的,雪打在脸上还是有疼痛感的。”
距离升旗仪式还有15分钟,吴淼和六名环卫工人来到了天安门前的升旗路线,把预先盖好的苫布打开,进行了简单的清扫工作,准备迎接升旗士兵,吴淼说:“广场上的扫雪铲冰工作固然重要,但升旗路线也是不容忽视的,20日下了一天雨,我们就对升旗士兵走的这条路铺好了苫布,为的就是没有积水,当升旗手走过去的时候不会溅起水花儿,不仅如此,当升旗手走过金水桥到达旗杆时,我们还要打出时间差,在升旗进行时,苫布还要快速盖好,在升旗手返回时,保障这条路依旧没有积水,别看就是掀、盖苫布,我们此时可以说是和升旗士兵们融为一体的,一刻也不敢懈怠。
升旗结束了,但吴淼和同事们的保障工作没有结束,环卫工人们有的拿着扫把,有的拿着推雪板,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遇到冷空气马上形成了一股股“白烟”。吴淼干一会儿就会停下来站一会儿,跺跺脚,吴淼说:“我们穿的虽然多,但是脚其实挺冷的,感觉里面痒痒的,跺一跺感觉暖和点儿,也能缓解缓解。”
7点左右,吴淼和同事们的保障工作暂时结束,换来了下一班同事,推开休息室的门,“哎呦,真暖和啊,脸都冻木了。”环卫工人们互相交谈着,倒着热水,吴淼脱下厚厚的大衣,从脖领子冒出一股股白烟,摘下帽子,发际线处的头发也已被汗水阴湿。吴淼拿出手机,看了一下计步功能,“我走了1.5万多步。”“我1.8万步”,“我今天可以,突破2万步了。”环卫工人们互相比着。
截至记者离开,环卫工人还在继续保障着天安门广场地区的保障工作,因为刮起了四、五级大风,树叶纷纷落在广场上,环卫工人们还要对树叶进行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