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央行关于个人银行账户实行分类管理的新政将正式实施。根据央行要求,个人银行账户实行分类管理,分为Ⅰ类、Ⅱ类、Ⅲ类账户,不同类别的账户有不同的功能和权限。此外,银行对本银行行内异地存取现、转账等业务,收取异地手续费的,应当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三个月内实现免费。
新规实施后,如何管理自己的账户?
新政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个人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已开立Ⅰ类户,再新开户的,应当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
Ⅰ类户是全功能账户,可以办理存款、转账、消费缴费、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使用范围和金额不受限制。Ⅱ类户可以办理存款、购买银行投资理财产品、消费缴费等。但不能存取现金、不能向非绑定账户转账。Ⅲ类户则相当于“零钱包”,用于金额不大、频次高的交易,比如移动支付、二维码支付等。账户余额不能超过1000元。
新规实行后,如何管理我们的账户呢?业内人士介绍,个人大额资金可以存储在Ⅰ类户中并通过Ⅰ类户办理业务,而个人日常网上支付、移动支付以及其他小额、高频支付,则尽量通过Ⅱ、Ⅲ类户办理。
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管理自己的账户,把经常使用网络支付的账户降级,将不同的账户按需要分类管理,这样既能保证资金安全,也方便支付。
“漫游费”将取消,一张卡可以跑遍全国
除了加强账户分类管理以外,新政还对异地取现、转账等具体事宜作出了一系列规定。
9月底,央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一条规定指出:鉴于个人在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账户,为方便异地生活需要,同行异地存取现、转账等业务,收取手续费的,需要三个月内实现免费,以降低个人支付成本。这就好比手机运营商取消“漫游费”,一张卡可以跑遍全国,再也没有异地取款收取手续费了。
目前从国有大行来看,工行、中行等异地本行取款收费标准相同,按每笔取款金额的0.5%收取,最高收费50元/笔。相比之下,股份制银行取现手续费分类更多,并且大多会根据客户类型有所减免。
另据三季报显示,16家A股上市银行三季度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816.8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777.91亿元,增幅2.19%,增速呈放缓态势。其中,有5家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出现负增长,与去年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全部正增长形成较大反差。而其他大部分银行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综合证券日报、惠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