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11月17日讯(记者凤凰)11月17日,是第十六个“国际肺癌日”。11月16日,在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大中华胸腔镜发展及推动委员会主办,强生医疗支持的“2016年国际肺癌日专家媒体交流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指出,肺癌是“气”出来的病,防范肺癌关键在“早”,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胸部CT筛查可及早发现肺癌,而早期肺癌可用微创手术做到根治。
根据北京市卫计委最新发布的数据,2014年北京市共报告肺癌新发病例8373例,发病率为63.2/10万。肺癌的发病率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0%,相当于每5个新发恶性肿瘤中,就有1个是肺癌。支修益教授指出,肺癌是“气”出来的病,“五气”(大气、烟草气、油烟气、室内空气、生气)是导致肺癌高发的主因。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公众对肺癌早期发现意识不足,近八成肺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
“目前肺癌筛查及诊断方式有很多,其中低剂量螺旋肺癌CT检查结合了肺部CT与X线胸片的优点,具有清晰度高、有害射线少等特点,可有效进行肺癌筛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陈克能主任建议,“长期吸烟、有肿瘤家族史、有职业暴露史等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肺癌筛查。健康人群35岁起应通过低剂量螺旋肺癌CT进行早期肺癌筛查,如没有问题,之后可以两年做一次。”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薛奇副主任表示:“除放疗、化疗外,外科手术已成为国内外治疗肺癌较为有效的方式,甚至可以根治早期肺癌,提高患者生存率。随着医学与科技进步,新型微创手术为胸外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特点,患者不用再忍受大面积切口、长期住院和高额医疗费用的痛苦。”
与会专家共同呼吁,广大患者及公众应提高对肺癌的认知,增强早诊早治的意识,尤其是高危人群,需要定期筛查;早期发现可以选择微创手术获得长期的治疗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