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氏等四乳企被点名背后:存卫生安全隐患 高成本制约自检

2016-11-15 15:27 中国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惠氏等四乳企被点名背后:存卫生安全隐患 高成本制约自检

中国网财经11月15日讯(记者 海洋)据食药监总局网站8日通报,在食药监总局今年5月组织的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中,惠氏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氏)、杭州味全生技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味全)、雅培(嘉兴)营养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培)、杭州贝因美母婴营养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因美)等4家奶粉企业在生产许可条件保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检验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不过食药监总局在通报中表示,以上4家企业未在抽检中发现不合格婴幼儿配方乳粉。

在检查结果公布后,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11月9日披露了味全、贝因美、雅培3家企业分别在检查结束后的一周内提交了整改计划并已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信息。而江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在11月10日披露的信息中显示惠氏也已经按要求整改完毕。

对此,雅培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并未对此次检查出现的问题原因进行详细说明,只是表示企业已经按照食药监部门要求整改完毕。而惠氏公关部负责人也未对问题进行回应,而是以“奶粉业务是雀巢负责”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被通报企业存在卫生隐患

从此前食药监总局披露的情况来看,4家企业在生产场所及设备设施、以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等方面存在缺陷。例如贝因美主要的问题在于生产环境温湿度不合格;惠氏的问题主要存在准清洁作业区更衣室换鞋间通风、换气设施通风换气量不足;雅培部分生产场所存交叉污染隐患;味全存在的问题除了部分生产场所、设备设施未满足相关要求外,还表现在主要生产原料管理制度、技术标准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国家对婴幼儿奶粉的生产条件管理,设施硬件都有明确要求。此次被通报的4家企业确实存在因管理不到位导致的卫生安全隐患,企业应严格对待这类问题。“此次国家食药监的审查非常必要,国内的其他企业应以这4家企业为效尤,加强自己生产环境的管理。”宋亮说。

在宋亮看来,现在监管部门对于食品安全检查已从过去的结果检查延展到结果、过程双重检查,这样就覆盖了监管环节,提升了监管效率,有助于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高成本致全项目自检受限

中国网财经注意到,此次被通报的乳企另一大问题表现在检验能力方面。雅培存在未能提供2014年婴幼儿配方乳粉全项目检验能力的验证报告;贝因美出厂检验报告缺少维生素A和亚油酸检验项目原始记录图谱,硒元素检验能力不足;惠氏在检验方面的问题较多,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K、硝酸盐的检验能力验证结果判定错误,缺少生物素、叶酸和维生素B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方法需要的部分检验试剂,肌醇检验能力不足;味全则存在维生素D检验能力不足的问题。

对于企业出现的上述情况,宋亮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自检方法跟国家的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的检测方法存在差异造成的,“监管部门委托的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在检测方法上需要升级,而这也需要企业跟这些检测机构进行沟通。”

按照食药监总局披露的情况,此次检查的主要依据之一为2013年末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根据上述细则,监管部门提高了企业对于原辅料把关的要求,提出企业对生乳、全脂和脱脂乳粉、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等实施批批检验措施,并首次要求产品出厂应全项目逐批自行检验,检验报告保存3年。为保证企业的检验能力合格,每年要对企业的全项目检验能力进行验证,并且不少于一次。在这一标准颁布后,监管部门对企业的抽检力度也大大加强。

对此宋亮认为,目前国内能够做到全项目检测的企业不多,因为检测的投入大,费用高,很多中小企业承担能力有限,这也是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他建议,国家的检测和企业的检测方法应尽可能的统一,同时希望政府能够建立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为他们减压。此外,国家的关于检测的新技术应该尽快推广和应用,一方面降低企业检测成本,另一方面提升检测效率,防止因检测失误带来的问题。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