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你狠”又来了 大众食材成了“高价货”

2016-11-14 16:27 今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说贵就贵 “蒜你狠”又来了

近日,大蒜价格又一轮上涨,再次让这个餐桌上的大众食材,成了“高价货”。和之前类似,这轮的“蒜你狠”,一时间引发广泛关注及讨论。为此,记者走访河南、北京多地田间、菜市场,听听在这轮“涨价潮”中,种蒜者、囤蒜者、卖蒜者、买蒜者都怎么说。

种蒜者说:赚钱基本看运气

记者采访了不少种蒜者。王西贤是来自河南省中牟县的农民,2011年开始种大蒜,每亩地投入3000元买种子、化肥,刚开始收入不高。2015年他种了4亩大蒜,到今年收获时收入不错,所以2016年又增种了3亩大蒜,期待明年能有更好收成。

王西贤说:“种蒜比较辛苦,收的时候一棵一棵挖,很耗人力,赚的是个辛苦钱。蒜价的涨跌我一直看不透,感觉跟赌博差不多,明年价格也不知道会咋样,只能听天由命了。”

河南省中牟县冷藏保鲜协会会长刘少臣分析认为,由于冬天严寒,2015年种的大蒜减产15%,加上当年大蒜播种面积减少10%,造成今年中牟的大蒜批发价格从每斤3.7元开始一路上涨,涨到每斤5元以上,个别的能涨到每斤6元。而农民看到大蒜价格上涨,将手里的一部分大蒜留做了蒜种,这就再次推高了蒜价。

囤蒜者说:风险太高准备转行

价格上涨,囤蒜到底还赚不赚钱?近几年,一些地方的囤蒜大户挣了些钱,买了新车,建了新冷库。河南一不愿具名的囤蒜大户透露,因为担心大蒜行情涨跌不稳定,怕赔钱,其今年开始不再囤蒜,转行做绿化工程了,“相对就比较牢靠、稳定。”

对于目前大蒜市场的状况,刘少臣分析指出,大蒜价格主要靠市场来调节,一方面市场上有大户“炒蒜、搅局”,另一方面小户在“上涨行情”影响下惜售。其实,“囤大蒜的人‘今年亏、明年赚’,总体上真正赚钱的只有20%左右,看不准行情的人还是占大多数。”

刘少臣说:“这几年因为没有调控,中牟的冷库数量已逐渐饱和,现在冷库的空置率估计有30%左右,有的冷库并没有存货。”他认为,有关部门需要增加对农业的重视,做好农业信息发布,加强引导。

卖蒜者说:也赚不了多少

在北京多个菜市场、超市,记者发现大蒜价格达到每斤10元左右。

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家新发地菜篮子社区服务店里,大蒜价格为每斤10.8元。该店店长王先生介绍,大蒜的进价两个月前还是每斤6块多,现在已涨到了9块多。“尤其一个星期前价格涨得特别快,光一个星期就涨了2块。”不过,他说,由于大蒜属于调味品,不像其他蔬菜是“刚需”,目前店里的进货量没怎么变,消费者的购买量也变化不太大。

“现在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我们卖10块多,其实利润也就是10%不到。”王先生说。

买蒜者说:嫌贵只能买少点

那么,消费者是否愿意为这一轮大蒜的“涨价”买单?至少在北京,记者发现不少买蒜的都“嫌贵”。

北京市民赵大娘则说:“现在大蒜都贵得离谱了……两三年前,大蒜最便宜的时候一斤一两元就能买到,今年开始涨得厉害,上半年就已经几块钱一斤了,尤其近来这个月涨得特别快。”

赵大娘告诉记者,往年她经常买大蒜,而且每次一买就是一两斤,现在也就偶尔买点,买一次差不多够吃一两顿就行。“现在价格涨这么多,我也只好少买一点了,没办法。”新华社记者 阳娜 冯大鹏(据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专电)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