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网购打折多,北京二中院发现,今年前10个月,二中院已审结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212件,和去年比增幅超过600%。以往案子多是由商品质量问题引发,现已衍生到价格领域,因消费者认为遭遇“价格欺诈”而诉上法庭的,占了此类案件的20%。
二中院调研发现,到法院起诉网店的主要是职业打假人,被诉的多是“专营店”、“旗舰店”或知名品牌自营网店。由于法律条文规定非常明确,只要维权者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经营者具有欺诈行为,胜诉比例很高。在涉及价格欺诈的案件当中,有九成以上是商家虚构原价、专柜价等比价信息。
法官认为,现阶段网络交易平台商家的准入门槛低,开设店铺缴纳的保证金数额较少,网购价格欺诈又具有隐蔽性,经营者获利高于可能发生的违法成本,使得这类欺诈多发,因此消费者对于涉及商品价格等影响购买决定的重要信息应足够关注,并留存销售页面、交谈记录、付款凭证等信息,以便产生纠纷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