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总承建海淀“无煤化”社区:只为蓝天还北京

2016-11-10 14:0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11月9日讯 “今年冬天取暖,不用惦记存煤了。”在今年取暖季到来之前,海淀区将完成四环路内平房区6000户居民和北部地区19个村约1.2万户农民的煤改清洁能源。届时,区域四环内无煤化目标将基本实现。

而在为还北京一片蓝天贡献力量的一众企业中,就包括北京住总。

据了解,北京住总工程总承包部承建的北京市四环内首个“谷电相变储能供暖系统”暨“煤改电”项目将于11月13日正式供暖。该“煤改电”项目位于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明光村。这将为居民提供一种安全清洁、舒适便利、高效快捷的取暖方式,实现当地冬季采暖的无煤化、清洁化、便捷化。

11月9日,北京市环保局在北太平庄街道明光村1号锅炉房召开了“2016年北京市民用散煤治理工作”新闻通报会,介绍了全市民用散煤治理工作情况和进展情况、集中式相变锅炉房推进民用散煤治理工作改造情况和施工情况。

据悉,今年以来,海淀区启动了“无煤化”工作,通过煤改电、煤改气、炊事气化、连接周边热源集中供暖等措施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取消以往取暖用煤、炊事用煤的过程。其中,海淀区“煤改电”户内取暖设备主要有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和蓄热式电暖器。

住总工程总承包部副总经理徐显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海淀区四环内集中相变储能式锅炉房一标段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包括1号至6号锅炉房区域,总建筑面积1790平方米,室外热力管线总长1万米,安装散热器约8000余组,涉及居民1000余户,解决近13万平米居民采暖问题。

据介绍,这次改造采用的是谷电相变储能供暖系统的技术。也就是,利用物态转变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吸收和释放,而进行的高密度、高稳定性、高导热性能、高安全性的无机纳米符合相变储能材料。在谷电时段,通过电锅炉加热循环水,再通过循环泵把热水中热量带入热库,为热库充热蓄能;在非谷电时段,通过循环泵工作带出热库中储存的热量,通过板换把热量换到二次侧;该系统根据当前室外温度自动调整供热参数,保证室内温度稳定;自控系统实时监测供热系统运行情况,通过控制平台实时反馈,实现了供热系统的全自动化运行。

经测算,一座1.8米高、1平方米大小的“热库”,就可以为500平方米末端用户提供供热服务,稳定运行使用30年以上,比传统燃油燃气供暖系统,运行成本节约30%至60%。但和一般“煤改电”电暖气不同,“热库”可利用夜间价格便宜的谷时电储热,在非谷电时段送热。经粗算,使用“热库”,户均每平方米电费30元左右,比普通电暖气、煤炉更便宜。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猜你喜欢